返回

第十二章 战余(三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二章 战余(三十) (第2/3页)



    靳同轩也回答:“吃了,我陪内人吃了才出来。”

    “你们俩先看看这份电报,我先把早餐干掉。”莫敌把电报稿纸递给了罗卫。

    接过电报稿,草草的扫了一眼,递给靳同轩,罗卫笑道:“日本人的反应很正常,如果被人这么欺负上门,还不有所表示,岂不折了东洋人的锐气。”

    靳同轩也看完了电报,说:“南京方面不会如此狂妄吧!大别山东部到巢湖地区,可是云集了二十一集团军的两个军,就凭日本人的一个一一六师团和两个匆匆忙忙加强的和平建国师,能够干出什么大事?”

    莫敌把早餐吃完,让手下把空碗送回伙房,在杯子里放了点六祖禅茶,从热水壶里倒出热水泡上。这个热水壶也是这段时间从梅城购回,玻璃胆,竹篾壳,精制的把手,软木的塞子,灌进热水,能够保温差不多一天。靳同轩告诉他,这东西也叫热水瓶,在北宋年间就流行于上流社会,后来有了琉璃工艺,这个东西就走入了民间,这些年,国内战乱不断,热水壶这个东西,也就不再生产。团部这两个热水壶,是标准的英国货,英国是热水壶生产最多的国家,早在五十年前,一个叫詹姆斯·杜瓦的英国物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双层水银真空瓶的保温作用,从而衍生出这个东西,一时间,成为西方世界的奢侈品,在近十来年,才卖到东方,才让便捷的随时随地喝上一口热茶。

    听到靳同轩和罗卫的话,莫敌笑着说:“我们在这一地区虽然有两个军,但是占据了广大地区,分力分散,如果日军采用逐个击破的方式,我们可能会吃大亏。”

    “我们难道就会傻傻的站在那里,让日本人各个击破吗?”靳同轩说。

    “嘿嘿,当年廖长官在的时候可能不会,现在李长官主事,就难说了。”罗卫说。

    莫敌摇摇头,说:“这话在这里说说就好,出去可别乱说,传到李长官耳朵里,不好解释。”言下之意,对罗卫的看法莫敌是认同的。

    参照电报上的消息,靳同轩在地图上加上了两个图标,分别加上合肥和安庆二地,再在舒城的位置放上一个小的图标,之前庐江的王占林、望江的钱昆都有标记,这次就不需要再进行标注,反而在高河埠,加了一个图标。

    “团座你估计高河埠会不会进行调整。”看着高河埠新标的图标,靳同轩问。

    “肯定会,既然要弄一个守备团在那里,调整是必然的,只是不知道如何调。”莫敌说:“高河埠那个地方,一个团是安置不下的,最多能够养活一个营,那还要加上马庙金拱等地的收入。除非把月关、茶岭、亭凉一并纳入高河埠的管理范围,才有可能安置下一个团。”

    “不管怎么安置,总而言之是对我们不利,刘进部独占高河埠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罗卫感慨叹息。

    “也未必。”靳同轩笑道:“如果高河埠守备团直接在刘进营的基础上成立,岂不是更好。”

    罗卫楞了一下,大笑起来,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