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战余(十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二章 战余(十八) (第2/3页)

了命令,要在1941年元月1日前离开枞阳,进入黄泛区以北地区。换防没有问题,问题是没有一分钱的开拔费,也没有具体的路线规定,更没有沿途的接待方案,借五个胆子给郭台青,他也不敢离开自己熟悉的这块土地。石重因为感谢他带来好消息,把他带到大别山四十八军的防区,却不能作主把他留在这里,自己到底能不能在这里落脚,郭台青自己也没有底。

    看到覃国升来到,郭台青知道,自己应该可以在这个地方呆下来了,心里才有了一点放松,眼看就要过年了,还在外面流浪,作为游击大队的负责人,实在有点不愿意。他的游击大队,是一个营一级的编制,跟着他来到大别山区的,却不止五百人,因为一些游击队员还拉家带口,因为他们中间的一些家属,在枞阳当地,属于赤色积极分子,早就上了军统的黄榜,如果不离开,只怕第一个清除的就是他们。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有不少人在当地潜伏了下来,成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中的一环。

    覃国升才到村口,郭台青得到手下的通报,连忙迎了上去。

    两人互相打量了一下对方,郭台青三十三四岁,身村偏瘦,大眼高鼻,身上穿的是和平建国军的军服,只是帽子上的五彩五角星换成了两粒扣子,左臂上的白底蓝字写得分明:新四军。

    两人作了自我介绍,覃国升还拿出了自己的派司,176师野补团少校政治部主任。看着覃国升的派司,再看看覃国升尚带稚气的脸,郭台青暗道,这个政治部主任,年纪轻轻,不知道是什么来路。在他看来,国民党的政治干部,大多是老朽,如果是年轻的,不是军统的学生哥就是复兴社的青年军。想起这两个系统,郭台青不由自主的离远了半步。

    看着一担担瓜篓子正整装待运,覃国升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说:“郭队长还是个生意经,这个东西清肺、化痰、止咳、润肠、通便,每年我们向安庆运多少,安庆就能消化多少,价格不低,听说,日本人收集后,大量运回东洋,药食两用。”

    “这个东西在老百姓手里不值钱,能够换回一点日用品,也算是给当地民众做点好事吧。”郭台青说:“这个地区属于潜山,潜山不同岳西,有兵站可以进行贸易,距离他们最近的岳西兵站,是岳西的毛尖山,来回一趟不容易。你们野补团在岳西搞了十九个兵站,在治安上,在交通上,在物资流通上,可给当地的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潜山一带的百姓,一说起岳西,说起你们野补团,总是很羡慕的样子。有好几个乡绅问我,我们能不能在潜山这边也弄起岳西那种兵站。”

    “弄兵站,不容易,岳西因为交通过于不便,弄兵站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说白了,就是想把旧时的驿站给恢复起来。”覃国升说:“也是我们后勤部何主任有才,才在驿站的基础上建立了市场,加进了商贸因数,从而带动了当地的发展。潜山是527团的防区,我们不敢越区经营。至于你们想做,我个人是不反对的,只要能够给当地百姓带来好处的事,我都会支持。只是有一点希望郭大队长考虑,你们如果在这里搞兵站,会不会太过高调。”

    郭台青知道覃国升的意思,自己呆在这里,就应该做一个缩头乌龟,敢胆伸头,只会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