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补(八十八) (第2/3页)
看着青木一夫离去,欧阳锦也不追击,让部队出击,补枪打扫战场。
很快,日军的死亡人数就统计了出来,除了死在河堤沿线的,就是继续往独秀山的。四百多人这个数字,在第一时间通报罗卫,他们是否在路上再赚点便宜,由罗卫、蒋春阳、彭伍、龙应云和钟良等自行商量决定。
进入梅城的谭何易,知道日伪军分两头逃窜,伪军去了余井方向,而日军则沿皖水西岸南下,认为这是痛打落水狗的最佳时机。由他自己率领伍廷焕营在梅城镇守,韦志高率领庞凤清营第一时间把皖水炸毁的浮桥修复,杨创奇则率领程万年营向余井方向追击刘迈宰。同时,526团覃振元率领李树雨营沿皖水西岸南下,务必将落单的日军残部追上,就地消灭。
扩大战果,增加战功,是各部队各单位最爱干的事。杨创奇知道,跟着刘迈宰逃出梅城的不超过两百人,逃得仓皇,有些士兵竟然空着双手,连武器也没有带,自己率领一营之众,气势如虹,追上这么一伙残军并将其拿下,不费吹灰之力。自己与刘迈宰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目前的余井控制在自己手里,之前彭伍营留下了一个排镇守余井,同时也照顾之前余井一战中的伤员。杨创奇电令余井守军,立即将皖水的渡船东收,封锁江面,不让船只出现在皖水西岸。只要刘迈宰被困在皖水以西,自己就可以从容撵上并顺利消灭之。刘迈宰是这次进攻潜山的主要头目,除了青木一夫排名第二,能够拿下刘迈宰,绝对是大功一件。
覃振元知道自己追的是一伙落单的日军,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日军是狼,群狼可怕,孤狼也不可小视,特别是一伙陷入死境的日军,完全可以焕发出最强的斗志和战力,自己必须小心,切不可阴沟里面翻大船。
两位团长大人各自心怀鬼胎,沿着皖河,一个向北,一个向南。
日伪军的行踪很容易打听,多长时间之前,有多少日伪军从何处通过,随便一打听就能得到结果。南逃的日军基本上没有离开皖水,日本人都是路痴,如果没有人引导,他们完全搞不清楚自己自在何处,此去何处,有心找个当地人问问,无奈语言不通,想写几个中文勾通,老百姓又大多不识字,只好沿着河水往下游走。他们知道,沿着河水往南,大约十里到达小市,在小市就能找到渡船,过了皖水,肯定能打听到去三桥的路,到了三桥,就能与青木长官汇合。
刘迈宰则完全不一样,他知道余井已经掌握在对方手里,自己这样冒冒然去余井,无异于送货上门,于是,他顺着山路,一直往大别山南麓跑去,一直走到小岭尖,才在皖水上游的后河里找到一条渔船,渡河到达缸罐岭。杨创奇到达余井时,才发现刘迈宰并没有经过余井渡口,大吃一惊,四方打听,才知道刘迈宰已经从松桠岭过了虾子塘,绕过了余井。杨创奇命令部队快速追赶,怎奈刘迈宰已是惊弓之鸟,跑得脚下生风,当杨创奇部追到岭头时,刘迈宰已经进了源潭,与守军孙权连汇合。
眼看杨创奇的追兵过了岭头,孙权告诉刘迈宰,凭源潭的战力,只怕抵挡不了大军,最佳方案是弃守源潭,返回高河埠。刘迈宰也知道,自己被撵得从梅城退兵,此次进攻已经宣告失败,孙权部伸出源潭,之前是为了与梅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