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野补(七十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一章 野补(七十四) (第1/3页)

    第十一章 野补(七十四)

    彭伍营陷入苦战。

    从余井百姓沸沸扬扬的传闻中,彭伍知道李富贵带着建国军营离开了余井,此地只余下一个日军中队,彭伍认为,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拿下余井的日军中队。上一回刘五魁打余井还记忆犹新,这一回虽然少了一个刘五魁连,少了一个张怀初连,可敌军也有所减少,只有一个日军中队,一个没有典型日军步兵中队。对这个日军中队的情况,彭伍盘算了很久,可以称之为较重武器的是三个小队六具大正十年掷弹筒,这种掷弹筒,与刘五魁的掷弹筒比起来,那就是个渣渣,刘五魁的能把91式*扔出七百一十米,小鬼子的只能扔出去一百七十米。此外,三个小队每个小队有两挺歪把子,合计六挺歪把子。歪把子,说起这个名字彭伍都有点不屑,漏斗装弹,一次装弹三十发,打完这三十发,还得一排排*往里压。这枪还得加油,不够润滑就卡壳,比起刘五魁的拐把子,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经过周密的分析,彭伍认为,他率领二连三连,完全有把握拿下余井的日军中队。

    彭伍不是鲁莽之人,他有很详尽的计划,他决定先收拾日军上一次刘五魁设置手炮阵地那个小土丘上的小雕堡。这个小雕堡不难打,一个高四米,宽三米的梯型房子,下面宽上面细,越高越细,到顶上就只有一个两米见方的平台。下层的房子是营房,能住五六个人,上面的平台是瞭望哨,顶上还还用木头盖了一个草顶,不至于让平台上的哨兵每天晒着太阳顶着风。这个地方距离小学堂直线距离有四百米,日军的机枪打过来,基本没有太多的准头,至于大正掷弹筒,压根就扔不到位。

    彭伍营警通排里也有神枪手,一枪过去,把雕堡顶上放哨的日军直接爆了头,同时也拉开了作战的序幕。接下来,就是营部警通排对这个雕堡进行控制性射击,所谓控制性射击,就是既不打死雕堡里的日军,又不能让他们有反击的机会和可能。

    小学堂的日军见到小雕堡被攻,知道这个地方只有六个人,防守能力差,立即派出一个小队,从上一次那条死亡胡同过来营救。一冲进胡同,就落到了守在胡同口的二连的枪口下。一阵密集的枪声,这个小队丢下二十来具尸体后,连滚带爬退出了胡同。于是,双方一个在胡同这头,一个在胡同那头,展开了对射,你一枪我一枪,谁也打不中谁。日军又派出一个小队,从街东头绕过来救援雕堡,这一次,他们遇到的是三连。

    彭伍没有想到,这一打就粘上了,双方都没有援军,也不能奈何对方,一时间打了个不离不散,难解难分。

    直到瓦屋的战斗告一段落,石重才有时间与彭伍进行联系,一问之下,才知道彭伍已经是骑虎难下。

    日军的确难缠,虽然不占地利,个人作战能力还是强得许多。在胡同一方,两具掷弹筒成了双方作战的焦点。日军的掷弹筒兵拿着掷弹筒为难,日军在胡同里,没有工事,靠胡同转角作掩护,彭伍营二连在胡同外,有很完整的防御工事,两挺捷克式枪口对准胡同,随时可以吐出火舌。日军的掷弹筒手如果不进入胡同发射,过大的仰角,不能把炮弹扔到对方的阵地,如果进入胡同才发射,又随时有被对方打中的可能。一个掷弹筒兵想了很久,想了个办法,把*填进去后,从墙角边伸手到胡同,准备凭感觉发射。然而,还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