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野补(七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一章 野补(七十) (第3/3页)

过来,一路直行,到了杨家岭,就算是进入了连绵的丘陵地带,也才有了沿路的第一个大弯。路顺着岭坡,绕过岭脚,绕一个外弯,再沿着岭脚,进到岭谷,绕了一个内弯。走出内弯,前面又是一个同样的山丘,再绕一个外弯就到谢家槽。路,虽然很平整,却变得蜿蜒蛇行,沿着坡脚,出没在松林里。

    这一段内弯,就是石重定下的战场。赵胜安的突击连是这是埋伏的主角,张重山的拐把子排就放在堵头的位置,十二挺拐把子各自划定一个射击区域,绝不容许这个区域里有一个活人。兜尾的是M712突击二排,他们的工作是把进入杨家岭内弯的敌人封住,不能让一人离开。侦察连的人都是短枪,M712对于他们来说属于重武器,他们的常备武装是驽箭,是*,是勃郎宁,是南部十六,是蘸了毒的小短刀。他们散布在路上方的树林里,工作职责是打击那些妄图跑到树林中躲藏的日军。在山坡较远的致高点,是突击连三排,他们的水连珠全部装上了瞄准镜,负责对埋伏区域里向外面田野里逃跑的落单的日军士兵开枪。

    石重告诉赵胜安,不要怕打死人,也不要担心射死马,更不要担心子弹打在九二步兵炮上把炮打坏,只要日军的前锋进入既定区域,一排首先开枪,然后是三排,只要打掉了担任护送任务的日军步兵小队,炮中队和运输小队就非可以忽略不计。一个炮中队总共不到二十支枪,运输队更是赤手空拳。

    张生虎对石重说:“老大,能不能先不打运输队,打死了牲口,这么多物资我们也难扛啊!”

    石重说:“可以考虑,但是有一条,日本人不留活口。”

    张生虎点点头,不留活口,是警卫营的规定,活的日本人,只能带来麻烦。

    埋伏刚刚停当,前方的观察哨就发出了消息,日军到了。

    石重站在杨家岭最高的位置,这里与驿道的相对高度也不过是十五六米,在几棵虬龙松的半腰上,横着架了两根木条,弄了个摇摇晃晃的观察哨,拨开前面的松枝,免费能够看到东边的大道。

    怎么看,日军的行军队列,都是送死的样子。步兵小队走在最前面,日军步兵的素质不低,行走很小心,密切注意观察周边,枪扛在肩上,时刻保持出枪的姿势。紧跟着步兵小队的是炮中队的炮班人员和中队部人员,约五十来人,他们大多空着手,没有武器,也没有负重,他们的炮都在牲口背上,走得很是轻松,对着周围的景致指指点点,一副观光客的模样。在他们的后面,才是负重的弹药小队,每人的背上都背着一箱炮弹,横在炮弹箱上面的,是每人的行李背包,他们也没有武器,一箱三十公斤的弹药不轻,能够减少尽量减少。接下来是驮马运输队,一个马夫牵一匹马,倒也走得整齐,马夫也有负重,自己的背包行李,还有一些食物和牲口用的物品,没有配枪。走在最后是二十来个武装持械人员,步兵不像步兵,炮兵不像炮兵,他们背着三八式马枪,没有上刺刀,走路很散慢。石重看了好一会,也不敢肯定这是什么角色,还是张生虎提醒他,这应该是炮中队的警备人员。三八式中短枪管步枪,大多就是给这些炮兵、骑兵、工兵、后勤部队和其他非前线部队准备的。

    日军队伍走得不快,却很坚定的,一步一步的向石重给他们准备的坟场走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