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补(六十九) (第3/3页)
个人必须同意。”石重说:“你放心,作为西六县重要布局的一部分,不到万无得已,不会动到你老兄,之后该干什么你还干什么。”
“没有问题,一切由莫老大作主。”刘进说:“这位谭长官,我不熟悉,莫老大说信得过,我就信得过。”
刘进告诉石重,今天之所以来到拦坝,是因为一大早接到安庆警备司令部一个通知,要求高河埠守备营再把章进福连调往棋盘,与源潭的孙权连结成一条线,与余井的日伪军互相配合,守望相助。同时,梅城的青木一夫再次向安庆119旅团部提出,要增加青木130联队的重火力,希望能把派出一个步兵炮大队给130联队。据内部消息,日军第119旅团旅团长清野直之没有完全答应青木一夫的要求,只同意想办法解决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由一个步兵小队押送,最迟明天一早从安庆出发,从石镜到黄墩,送往梅城。
“四门九二式70步兵炮!一个炮兵中队加一个步兵小队,人数不少!”对日军的编制,石重了如指掌,莫敌在作战培训时讲得最多的莫过于日军的编制和武器配备,每种武器的性能和功用,以及武器及兵种间的相生相克。一个日军九二式步兵炮小队编制55人,其中有1个10人的小队部包含指挥人员和后勤人员,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作战炮班,各装备1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只有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炮中队的编制并不是两个炮小队的简单相加,而是完全重新编组,其中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小队,两个31人的炮小队,各装备两门步兵炮,此外就是中队部的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
“这个东西如果不笑纳,简直天理不容。”石重笑着说,转身问张生虎:“黄墩的日军是怎么样布置的?”
张生虎告诉他,从梅城过来这一路,有三个比较大的乡村,一个叫三桥,一个叫黄泥墩,也就是黄墩,还有一个叫石镜。日军一个中队一分为三,每个小队占一个地方,伪军连也捡着破鞋穿旧眼,一分为三,一个地方一个排。这样做也不错,日军的运输队每次都会有一个小队护送,到了石镜后,伪军排留下来守备,日军小队参与到护送队伍中,到了黄墩移交,一般当晚在黄墩过夜,石镜小队也在黄墩过夜,次日返回,由黄墩的小队继续参与护送,再到三桥。这样一来,在进入石镜后,基本上都有两个小队护送,在黄墩过夜时,还会增加到三个日军小队和一个伪军排护守。我们观察了很久,这样一来,基本上找不到下手打劫的机会。
哦!石重点了点头。转头问刘进:“刘兄可知道,这一年来,月山的守备情况?”
刘进立即就明白了石重的意思,说:“集贤关驻扎着一个守备营,与我的高河埠守备营一样,直属于安庆警备司令部,集贤关、月山、茶岭各有一个连驻守,没有日军。”
石重点点头,问:“如果在公岭发生劫案,刘兄你可有责任?”
刘进摇摇头,说:“只要离开月山两里路外,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月山的守军也不会理睬,月山守备连的连长我认识,那是个贪生怕死的主,绝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的哨位最远只放在石镜和茶岭三岔路口,再往前,鬼打死人他都不管。”
石重把茶杯重重的往桌子上一放,说,那就不要让日军的四门炮过石镜,在甘露村之前就动手!我就不相信,我两个连,拿不下日军一个步兵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