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一章 野补(六十五) (第1/3页)
第十一章 野补(六十五)
第一枪打向何处,成为了谭何易和莫敌考虑的首要问题。
谭何易没有再返回水吼,而是让人把前线指挥部的人全部搬到天龙关,不仅免除了靳同轩每人的奔波劳累,还把莫敌罗卫拉进了前线指挥部的决策团体,谭何易顿时觉得底气足了很多。
靳同轩指着地图上梅城到余井中间的皖河渡口,说:“这个地方最好,或者在河东,或者在河西,或者打半渡,或者打三分之一,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同轩的意思是打援?”谭何易问。
“是!”靳同轩回答:“打余井已经安排了彭伍部,以我之见,彭伍打下余井不成问题,最好的效果是打得不死不活,逼得梅城的日军青木联队增援。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皖河西岸打一次埋伏,把增援的敌军吃掉。不过首要条件是把刘五魁的重火力连抽回,打伏击,他们的条件最好,有十二挺拐把子打头,有六挺马克沁兜尾,还有手炮轰炸卧倒隐蔽的敌军,不出一个小时,一次埋伏就能结束。”
谭何易嘴张得很大,看着面前这个小年轻,民二十四式马克沁重机枪日本人称之为死神的镰刀,看来这把镰刀也要握在靳同轩这种人手里才能起作用。放在谷口阵地,放在杨创奇手里,也就是普通的步兵部队,最多是火力略强一些而已。
“可以!”罗卫说:“让钟良带三营配合行动,进行最后的冲锋,要让这些新兵蛋子流点血,见点死尸,不然永远也成不了老兵。”
莫敌笑了,靳同轩用兵用智,罗卫用兵用狠,这两个还真是不错的搭档。本来莫敌是想让欧阳锦一营去完成这个任务,一营比较老成持重,做事让人放心,欧阳锦作为营长,四平八稳,他的营长,虽然战力不一定比得上钟鼎鼐二营,但是综合能力最强。相对而言,最弱的钟良三营,一来是新兵太多,二来是钟良的经验有限。钟良营也有优势,就是与重火力连的协作,三营不少干部都出自重火力连,副营长是原一营一连连长王化南,参谋长兼七连连长刘汉昭,就是之前重火力连的副连长,八连连长是原重火力排的三排长农如永,九连连长是原一营一连一排排长王吉甫。重火力连连长刘五魁是之前的一排排长。各排排长也是之前的排副扶正,与三营可谓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
谭何易一个电话,把刘五魁的重火力连调走,差点没让杨创奇崩溃,但是军令如山,不能违背,只好眼睁睁看着重火力连离开防区。
在大别山脚的大仙庙,钟良的三营与刘王魁重火力连汇合,沿着山脚的小路走到皖河上游靠近山脚处一个叫王家桥的地方,在这里静等彭伍对余井动手。
把部队安置好后,钟良让副营长王化南留下掌握部队,他带着刘汉昭和刘五魁换上便衣,去皖河渡口察看地形。
余井号称三山一水六分田,一点也不夸张,皖水从大别山里奔流而出,突然进入到平缓的谷地,急流顿时变得温顺起来。只有在汛期,皖水才会向人们展示它暴虐的一面,千百年来,夹杂着的泥沙,把这个谷地填成冲积平原,也养育出这块肥沃的土地,成为极好的良田。穿流而过的皖河,给这块良田优质的灌溉,让这个地方成了远近闻名的粮仓。水流平缓的结果就是河床增宽,河面最宽处,竟然与小湖面近似,泛舟其上,可有浩渺之意。从梅城通往余井的大道,需要横渡这条皖水,渡口就选择在一个叫马闸的地方,这里,宽阔的河面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