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野补(三十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一章 野补(三十八) (第3/3页)

杆子就硬。我敢保证,今年秋收之后,岳西全面解决粮食问题,一个野补团,想吃饭就吃饭,想吃肉就吃肉,包你们一个个养得胖胖的。”

    莫敌大笑,说:“这个难度不小,我是天生的筋骨人,难养胖的。”

    大家看了一眼莫敌那副单薄的小身板,都不约而同大笑,莫敌这种人,只怕是天天肥肉吃着,天天补药煨着,也长不出膘来。

    “我在南边调整了两千多亩地,弄了一个军屯,交给野补团打理。这些土地都是当年打土豪分田地弄成的无主地,原地主不愿种,分到土地的佃农不敢种,丢荒了几年,人人看着心痛,又不敢出声。这回你们来,正好弄成军屯,谁也不敢吱声。”江承量不无得意的说:“别担心没有人去种,也别担心部队成了农民,你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至于做工的,我已经安排好。我把县监狱里的犯人全部移过去,成了劳工,李品和主任正在协调,把潜山和霍山监狱里的人都移过来,既可增加我们这边的劳力,又可以减少那两处的负担。至于管理,何得贵主任新组建了一个军屯连,负责这些犯人的管理,这些天,把一季水稻种了下去,在秋收时就有收获。之后再种冬麦,做到一年两熟。三年下来,无饥馑矣!”

    莫敌很是感动,站起来,给江承量的一个标准的敬礼,弄得江承量回礼不迭,江承量说:“当不得,当不得,莫团座此礼,可折杀我数年阳寿。”

    莫敌说:“当得当得,用兵难,养兵更难,我是野补团,没有正式军饷,全靠自筹,有此两千良田,我无后顾之忧,自当奋勇杀倭,以报厚待。”

    靳同轩叹了一口气,安徽长江以北地区云集了四个军,还有十几支旅级挺进队,平均分下来,一个县也能摊上一个团,别人都在眼巴巴望着上面要吃的,只有莫敌,早就考虑过自己解决自己的粮饷,防范于未然。想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只怕这一切也是为人作嫁,待到岳西略成气候,摘桃子的就会来临。他知道,莫敌此人,为人坦荡,只管春耕,不管秋收是何人,岳西一县,迟早会成为上级眼里的福地。

    石重营回到,解决了县府人手不足的难题,仅一个满编的团属警卫连,就让捉襟见肘的江县长大为满意,又组成了九支机动小分队,全副武装随时增援各地。石重带着三个连一头扎向钟良的三营,按照莫敌的要求,三营必须尽快形成战力,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派上用场。

    莫敌则与靳同轩在罗卫何得贵的带领下来到军屯。军屯位于之前的岳西第一区湖村,在群山竞秀的岳西,湖村可谓鱼米之乡,大多是可种植的低山,高山又可以开发为以养植为主的山场,在岳西一地,可谓得天独厚。

    军屯连全部由何得贵的辎重大队人员组成,罗卫很狡猾的没有把这个连队上报176师,在路上,他告诉莫敌,之前设置在水吼的辎重队仓库已经搬了过来,这个地方,以后就是176师野补团的根基。靳同轩偷笑,罗卫想得跟他一样,岳西迟早是别人的,只能在这个地方弄个荣军基地,或者还能保住自己这点根基。

    莫敌却没有想这么多,当晚在中关找了个位置睡了一晚。这里远离战火,远离硝烟,蛙唱蝉鸣,一派平和景象。莫敌睡得十分舒服,在这个兵火满天的时代,能够有一夜好睡,已是奢侈,不知道接下来还能在岳西过上多久的悠闲日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