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补(三十七) (第2/3页)
和县长组织了一次盛大的游行,还搞了一次隆重的聚餐,等着钟营和伍营一回来就开席,而当地的少年儿童们,已经涌出了城外,去迎接胜利者的凯旋。
靳同轩用报话机告诉钟鼎鼐,一定要弄出胜利者的姿态,可不能告诉孩子们,我们只是来游玩了一回。
千家欢乐,万人空巷,罗田一直是172师的驻地,与172师很熟悉,172师取得了胜利,他们为此高兴,172师不在这里,他们就把这份喜悦和欢乐献给了莫敌和他的部属们。把桌子摆出来,把酒菜摆上桌,长长的街道摆了长长的两道,战士还没有回到就已经被瓜分,每桌两人。
“总得让他们回去把枪放下吧!”莫敌说。
“不要紧,我们有专人看守枪支,再说了,没有枪,哪里是军人。”甘品哲说。
“那也让他们回去洗洗汗水,换套衣服。”莫敌说。
“不要紧,没有人嫌弃他们的汗水,汗水浸征衣,何等的豪迈。”甘品哲又一口回绝。
“那不能让他们喝酒。”莫敌再说。
“庆功酒,庆功酒,不喝可不行!”甘品哲说:“日本鬼子打走了,还担心什么?喝醉了就睡,我们有人,抬他们回军营。”
莫敌还想说什么,被甘品哲一杯酒灌了过去。
接下来就是当地的名流,当地的豪绅,当地的官吏,当地的乱七八糟不知道什么人,一人一杯,轮流了过来。莫敌知道,今天晚上这个阵势,不仅士兵会醉,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
罗田在庆功,立煌也在庆功。
为了庆祝南路日军的败退,李品仙专门举行了这个酒会。第五战区从梅山镇搬走后,梅山成了二十一集团军的驻地,而安微省政府则定在立煌县的金家寨。金家寨距离斑竹园不过百里,这次日军把南北两路的汇合点定在斑竹园,怎不让人安徽省政府人人心惊。明知不是两路日军的对手,无奈也只好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让第七军一个师迎战一路。还要求176师增援。没有想到,几天时间,南路被击退,北路被困死。这可是真正的大捷。本来,副司令张义纯提出,等两路大军完全获胜后,再大举庆功,但是李品仙忍不住了,先在省政府庆起功来。为了不扫李品仙的雅兴,张义纯带着第七军张淦等人,驱车三十公里,从梅山来到金家寨。
李品仙专程迎出大门外,看到张淦,一把挽住,笑道:“祝贺洁斋(张淦字)将军,第七军建此大功,已可进入全国强军之前列,北伐钢军雄风仍在,全赖洁斋将军带兵有方!”
张淦顶了顶眼角的圆镜,说:“七军能建寸功,全赖司令指导,七军上下,莫不感激。”嘴上是这样说,脸上却一点喜气也无。
不仅张淦脸上无喜气,身后的王赞斌和程树芬也是一样,皮笑肉不笑,一副应酬的态度。李品味已经被兴奋所左右,只顾发泄着自己的兴奋,完全没有看明白对方的表情。
金家寨省政府小广场,张灯结彩,洋溢着胜利的气氛,当地的演出队,正在浓妆艳抹,试场的锣鼓更衬托出热闹和喧嚣,准备来一场徽剧《定军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