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野补(二十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一章 野补(二十七) (第3/3页)

就是这样做,才让民27式在89式面前占据了上风。莫敌的一句话,李瑞全总记得,武器的先进,不如用武器的人先进。

    翻过山渡河后到达对岸,摸到日军营地的对面,李凤估计了一下,这里的河面有点宽,超过了三百米,如果要把炮弹扔进日军营地,必须走到河中间的滩涂上才行。虽然月亮不是很光,但是,站在光秃秃的滩涂上,很容易被对方发觉,也很容易就成为对方掷弹筒的靶子,弄得不好就会送命。

    李凤要求两人一组,一人持炮,一人持弹,悄悄去到滩涂最边,先用滩涂的石头给自己垒上一道小小的掩体,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两颗炮弹后,在掩体的保护下全速返回。

    李凤的考虑是对的,在夜空里,突然发出三十道火光,日军的巡逻队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到,立即知道,这是掷弹筒的弹道。当炮弹落在日军军营时,巡逻队已经冲到了河边。当对岸出现第二批弹道时,日军巡逻队的子弹也打了过去。幸好六十位战士按照李凤的要求,用石块垒了掩体,身子缩在掩体后面,以尽快的速度向河边爬去。日军的子弹打在掩体的石头上,冒出火星。

    当六十位战士爬进李凤在河边垒好的更大的掩体时,日军的掷弹筒炮弹已经落在了之前的发射阵地上。

    六十发炮弹落在日军的营地里,炸毁了几顶帐篷,还引发了不小的火,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就在日军以为今天的骚扰到此为止时,已经潜伏到日军营地外不远的廖翰国命令开火,514团一营都对着被火光照亮的日军营地疯狂扫射起来。

    日军这才知道,真正的杀招在这边,立即调准枪口,以营地外围的矮墙为掩体,与袭击部队展开对射。同时派出一股日军,向袭击部队侧面包抄,正面的接触面积太小,日军火力施展不开。

    日军在明,我军在暗,日军的枪法虽然准,但是只能从黑夜中的弹道大概估计我们的士兵在何处,而我军的士兵却可以在黑夜的掩护下,从容对火光映照下的日军进行射击,廖翰国认为这个便宜占大了。至于日军派出的包抄部队,廖翰国命令二营全力挡住,在他看来,吃掉面前这个步兵大队,机不可失。同时命令预备队三营,从右侧进入丁家湾后面的坡地,居高临下,歼灭敌人。

    李凤是有见识的,他知道,这个时候对夜袭部队威胁最大的,就是日军的掷弹筒部队,一定要死死吸引住日军的掷弹筒部队,不能让日军的掷弹筒部队有回援的机会。于是,在日军掷弹筒轰击告一段落后,让两门掷弹筒再回到之前的阵地,再发出四发炮弹后迅速离开,把准备向东增援的日军掷弹筒部队的炮口又拉回到河西。

    一切都按照廖翰国的计划进行。

    之前这里有两个步兵大队,给廖翰国十个胆子,他也不会轻举妄动,但是前天晚上的一把火,日军第二步兵大队成建制退出,这里只留下一个步兵大队,他就敢动了。天时,地利,人和,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就在这时,在通往下游的大路上,突然枪声大作,一支日军部队突然杀了出来。

    廖翰国大吃一惊,日军怎么可能还有一支部队!火速下令,全团后撤。

    此时的514团,大部人马已经投入到与日军的作战之中,说退就退,谈何容易!幸好有黑夜的掩护,514团才退了出来,一路狂跑,进了松树林。前天晚上寻找松脂的工作经历给了他们极大的帮助,踩着熟悉的道路,回到八里庙营地。

    八里庙营地,惊魂未定的廖翰国坐在地上,有心想离开,又怕失散的弟兄找不到自己,不走,又怕日本人乘胜追击,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把警戒哨一直布到平湖,一有风吹草动,立即走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