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野补(二十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一章 野补(二十一) (第2/3页)

加,某方面较比之前更胜一筹。大别山地形复杂,山道蜿蜒,日军坦克和大型火炮行走不便不能参战,会让他们的实力略大折扣,但是作战区域距离信阳不远,信阳机场的日军飞机可以随叫随到,同样会给作战造成巨大的威胁。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觉得此仗难打,或许是参战以来171师面临最严酷的一场恶战,要有牺牲的准备。聊到最后,曹茂琮笑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先动起手来再说。王卫苍点头认可,不可能因为问题多、问题难以解决就不去应战。

    两人统一思想后,走到还在独立思考制造烟雾的漆道征门前,曹茂琮敲响了门。

    “师座,天要落雨,娘要嫁人,该怎么办还怎么办。你在里面不出来,日本人也不会退兵。”曹茂琮十足的湖南话,把屋里的漆道征说笑了,走出房门,说:“那你说应该怎么办?”曹茂琮双手一摊,说:“凉拌!”

    一边的王卫苍接下了话头,说:“师座,我以为对手只有一个联队,不过是三千多人,我们却有五千多人,人数上占优。大别山地势险恶,我们熟悉他们陌生,我们还是占优。日本人唯一占优的坦克大炮在这种地方并无用武之地,占不了优。算来算去,我们的赢面还是有的,最起码,我们有一战之力。”

    漆道征摇摇头,说:“这些我都想过,有一样我们不占优,就是单兵素质,所谓一力抵十会,即使我们利用地利优势,在真正接敌时,以日军的单兵素质,我们也占不了优。我们平时对敌,一般是以五敌一,最少也是以三敌一,这回我们以一点五敌一,难以占优啊!”

    曹茂琮问了一句话:“为什么在大洪山,莫天纵、颜僧武、凌云上他们又能占优呢?”

    漆道征苦笑了一下,说:“我最后悔的,莫过于这件事,在大洪山,八十四军有凌云上,172师有廖翰国,军部还派出了个特务团,就是我们,傻拉巴鸡的不会派支部队去向莫敌学学怎么打游击,这回,傻了吧。”

    王卫苍知道,当时是这位师长大人看不起他那个小老乡,认为四十八军一个小小上校不会有多大作为,拒绝了王赞斌让他派出一个团的建议,结果不仅把功劳拱手让给了特务团,还失去了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

    “不管怎么样,先迎上去再说,总不能避而不战吧,那可不是我们171师的所为。”三人走回指挥部,漆道征定了调。171师,因为之徐州大战时师长杨俊昌消极避战,一度成为军令部批评的典型,如果这次再来一回,丑恶的名声就坐定了,作为师长,漆道征不想再走杨俊昌的老路。

    此时此刻,68联队的联队长小泉正敏大佐正在康王寨暴跳如雷,一声声破口大骂:“师团参谋部一堆蠢货,每天只会用园规三角尺制订作战方案,就不知道这条路是本区域内最难走路的吗?八格那个压路!”

    68联队走到这里,也不完全是上面瞎指挥的结果,而是历史书上有记载,白纸黑字告诉他们,当年金人南侵,走的就是这条路。据说岳飞岳武穆就在康王寨抵敌,既然有攻有守,那么这条路肯定是通的。从地图上看,这条路从经扶县出发,基本上一条直线,距离不远,道路行进在崇山峻岭之中,上有群山遮盖,下有密林隐蔽,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就到达斑竹园。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实验,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实验,是皇军进入中国来,第一次按照小路进攻的实验,68联队联队长小泉正敏就成了这个方案的实验品。

    地图上划一线很轻松,实际却没有这么轻松,从信阳到经扶,急行军走了两天,68联队累得舌头舔灰。在经扶休整了一天,补充了粮草,继续向东南方行军,到达康王寨,竟然走了整整三天。不是日军走得慢,实在是路过于难行,日军穿着大皮鞋走山路,三步两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