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补(十七) (第2/3页)
拖到一边的官帽椅上坐下,让勤务人员送了一杯水来,说:“大叔找我有什么事吗?”
“大事大事,救命的大事。”酒坊老板一五一十把事件说了一遍,跟覃国升说的相差不大,还顺带把找人去求新四军张体学,被张体学拒绝的事说了一遍,哀哀的说:“人家赤党都说不是他们的人,怎么县党部就认定是他们的人呢,莫非县党部的人比赤党的人更清楚谁是赤党谁不是赤党。”
酒坊老板的话,把参谋部里所有的人都逗笑了,还真是这么回事,不过大家都理解县党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个,这句话已经说了十几年,这种事也做了十几年,只是这回,酒坊老板的儿子撞上了枪口。
靳同轩没有笑,之前还以为岳西这个地方经过几年的整肃,不再有赤党的人,没有想到,赤党还真是无孔不入,自己不愿跟他们搞磨擦,从皖东来到了这里,还是躲不开他们的身影,真是冤孽。招了招手,让人送了一张纸笔过来,把张体学三个字写上,说:“交给政治部,让他们转给县党部,查查这个人,别鱼没打着,尽弄点螃蟹充数。”
靳同轩看着一脸希望,眼巴巴望着自己的中年人,说:“大叔你别急,只要人还在岳西,就没事,我们军队不派人,县党部不敢往外送政治犯,如果在路人被人截胡了,县党部岂不前功尽弃。”
听到靳同轩的话,酒坊老板急了,分辩说:“大人,我儿子不是赤党,不是政治犯,冤枉啊!”
“是不是政治犯不由我说,还得看县党部。你看这样好不好,你说你儿子不是赤党,有什么证据,你找来交给我,我帮你传到县党部,我跟他们熟悉,我送去的东西他们不会不重视。”靳同轩出的主意还算有点道理。
“哎哟,这一时半会的,让我去哪里找证据!”酒坊老板知道,靳同轩说的是对的,说谁是赤党谁不是赤党,嘴皮子顶不了用,他答应帮忙把证据递上去,已经给了天大的面子。去哪里找证据呢,酒坊老板陷入了长考。
靳同轩没有打断他,让他慢慢想,走回自己的办公桌前,继续对面前的一堆资料进行整理,这些都是这阵子各工作组的工作汇报,靳同轩印发了一些表格,让欧阳锦营的三十个工作队,每天照表格填写,他需要一些大数据,找到发展岳西经济的一些思路。表格每天都在增加,因为填表者文化水平不高,填的东西零乱不堪,除了靳同轩谁也看不懂。
去政治部的参谋人员回来了,给了靳同轩一张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列了一大堆的名字:赤党皖鄂边特委会书记何耀榜,岳西县委书记王榕,抗日人民自卫军模范第七大队大队长储造时,岳西县委宣传部长王临川,新四军特派岳西武装工作队队长张体学……靳同轩笑了笑,看来,这些人早就已经入了县党部的眼线,用不着自己操心。参谋人员告诉靳同轩,民国二十八年,也就是去年,五月,岳西中心县委领导人及抗日工作团成员撤离岳西,县委撤销,目前在岳西的赤党负责人是县委宣传部长王临川,赤军负责人就是武装工作队队长张体学,这两人神龙见首不见尾,隐蔽得很深,一直找不到人。靳同轩笑了,找到又怎么样,大不了让他离开这里,现在是全民族大团结,共同合作抗战时期,最多就是搞搞磨擦,还真能砍头不成。参谋人员说,那可说不定,做事得有度,过度了谁也不好说,去年三月,区寿年师长就下令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