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野补(十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一章 野补(十二) (第2/3页)

报话机打开,用发电机电瓶残存的电带动,电瓶用久了,存不了太多的电,平时也就当个电容,全新的电瓶手充满一次电能够用一个小时,现在,也就是二十来分钟。负责摇发电机的士兵去河里洗了把脸,拉了泡尿,电瓶的电就已经告急。靳同轩看得揪心,有必要换一个全新的电瓶了。

    这几天晚上宿营地,不是崇山就是峻岭,树木遮天,电报信号不好,好不容易来到一块河滩平地,报务员也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虽然长官不催促,自己也要有自觉。

    不多一会,就接收到几份电报,有一些是政府的通令,有一些则是各部门的密报。

    五届七中全会在重庆召开,发布了以“九国公约“为中心,以不变应万变为指针,确保领土主权行政之完整,重奠东亚之和平的通告。

    陕北延安也发表《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指出:“现在是中国空前投降危险与空前抗战困难的时期“。要求国民党政府取消“*、限共、溶共、防共和剿共“的政策。

    同时,延安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部公布:八路军正规部队已由三年前的4万余人发展到近50万人,创造了包括近l亿人口的解放区和游击区,共产党员也由战前的4万余人发展到80万人。解放区战场抗击的日军达40万,占侵华日军68万人的58%,抗击了全部伪军。

    “按照延安的说法,我们跟刘作欣刘迈宰作战,你们跟沈席儒作战,都是白玩!”莫敌轻蔑的笑了笑,把电报递给靳同轩。

    靳同轩反反复复看了几遍,说:“这份通报,只怕是一份双刃剑,虽然大涨了赤军的士气,但是也树大招风。我在皖东知道,委座第一怕日军全力进攻,第二就怕赤军无限扩展,从这个数字上看,如果对方不是吹牛,那么皖东的新编第四军扩张才一万多人而已,加上江南的新四军也不过是三万来人,与五十万相比,小巫见大巫。第七军回防立煌,应该与这有关。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赤军发展很快,有死灰复燃之势。之前廖长官在世时,对这些地区管肃严厉,李长官接任后,有了门户之见地域之见,缩守安徽区域,放开豫鄂交界区,以至于给赤军留下了生存之机。商城光山,信阳随县等地的赤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组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人数多达万人,司令李威(李先念)。我这两天一直想,七军退守,目的之一就是要防止他们东进皖西。”

    “李长官此人,城府颇深,心胸却不大,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坐看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而不顾,迟早会闹进皖西。”莫敌说:“这次枣阳大战,李威率部截断信阳第三师团粮道,陷第三师团于不归之地,功劳不小。或者李长官是有意给他们一块生存之地也未可知。”

    靳同轩笑了,李品仙还真可能,如果李威能给他个人一些好处,出现这种局面就不足为怪了。

    “宜昌大战,歼敌九千。”又是一份捷报。

    靳同轩拿着这份电报,又看了很久,最后一声苦笑后,对莫敌说:“团座,这份电报你信不信?”莫敌点点头,他们已经习惯于相信,从来没有怀疑过。靳同轩说:“我们在麻埠出发前,就了解过宜昌地区最新的战况,当时也不止一次的进行推演。日军占领宜昌后,第十一军占领区扩大,兵力严重不足。而此时的我方,为拱卫重庆、屏障四川,重设第六战区,陈诚长官兼任司令,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