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野补(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一章 野补(三) (第2/3页)

,以自愿为原则,不作强行要求,如果有人愿意出战,我就把他们交给你。”

    通过短时间的征求意见,颜僧武和他带领的516团全团愿意留下,王赞斌也说服了特务团留下,此外,留下来的就只有覃国升的警卫连和李柏成的炮团。第七军军长张淦虽然喜好罗盘,并不耽误他成为一个有战争嗅觉的将军,获悉莫敌颜僧武们要最后一战,手占一卦,或者是因为卦相不错,于是向全军下了一道命令,虽然上峰要求第七军撤出战场,但是却没有明确具体的时间,既然如此,要求第七军原地待令,做好战斗准备,即使不主动进攻,也必须时刻准备接应。

    八十四军的张光玮态度完全不同,他带着两个步兵团,已经做好了作战准备,就等莫敌的方案出台。

    莫敌的作战方案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粗糙,如果用一个字还形容,就是“累”。他让张光玮带着两个团,冒着暴雨将日军撤退路边山谷右侧的一个堰塞湖堤坝加高,让雨水积攒得更多,同时,把坝口埋好*,准备随时炸堤放水。张光玮笑莫敌,这招水淹七军是好招,但是水太少,只怕淹不了什么人。莫敌笑着告诉张光玮,不是想靠这点水把日军淹死,而是想通过这些水,把日军的退路稍作阻挡,让日军在水边集结,毫无准备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张光玮虽然不知道莫敌为什么要让日军毫无准备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只是觉得这样做应该有一定的道理,最不济也能把日军吓上一大跳,于是,带着两个团当上了工兵。先用汽车内胎充满*,埋在堤下,用电线引出启爆装置,然后开始往上面填土。人多力量大,很快,一座大堤就出现了。经过一个晚上的积水,里面的水高了近三米,之前的小堰塞湖变成了有点浩荡感的湖泊。

    第二天,中午,雨还在下,路边的小沟水流湍急,能本来能够走汽车的大路,变得只有两尺来宽,有些路面完全被水淹没。日军以池田支队为先导,缓缓的向南行走,两万多人,拉了个一字长蛇阵,足有几公里之远。

    走到挡马桥,山间出现了一块平地,雨也小了一些,池田支队开始午餐,他们打开背包上挂着的饭盒盖,盖子朝天接雨水,不一会就接了小半盒。有了水,才从饭盒里拿出一个硬绑绑的饭团,使出吃奶的力,才咬下一小口,然后用饭盒里的水送了下去。

    远远站在山顶上的莫敌,用望远镜看着日军,不觉摇了摇头,说:“过着这种苦日子来送命,日本人是被蛊惑了。”

    靳同轩笑着说:“或者他们在日本,连这种日子也过不上。”

    “起码不会有送命的危险。”覃国升插话说。

    日军后队并没有停下,一队队走了上来,看到这个地方不错,够平坦,再看到池田支队正在用餐,也勾起了自己的饿感,停下来,解决肚子问题。

    日军越集中越多,李柏成乐了,在报话机里对莫敌说:“老大打不打,够多了!”

    莫敌说:“再等等吧。”

    又上来了一波日军,看样子,应该是四十师团中军,有七五山炮兵,还有辎重部队。看到人越来越多,前面的池田支队决定让出位置,吹了几声哨子,准备起程。

    池田支队还没有走出几步,只听右边山里突然传出几声闷响,是爆炸的声音,日军还没有弄明白是什么回事,一滚黄龙般的泥石流从右边山谷里汹涌而下,很快就在挡马桥前的小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