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安庆(二十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章 安庆(二十六) (第2/3页)

于枪弹。”

    覃国升惊叹了一声:“这么凶险!”

    莫敌在地上拾起半截断笔,找了一张纸,信手画了一张昆仑头附近的地形图,一边画一边说:“宾阳昆仑关是南宁市的门户和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是兵家必争之地,为历代军事家所重视。关隘上有石碑,刻着清朝张鹏展的一首诗,诗云 :北水归临浦,南方控古邕。一关通鸟道.万仞锁螺峰。我曾临摹过这首诗,几年过去了,倒还记得”。

    覃国升笑了,自己老大好书法,到任何地方都会临摹碑帖,在麻埠呆了这些天,左右十里的古迹古碑让他走了个遍。

    昆仑关,相传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所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元和十四年裴行立始垒石为关,北宋景佑二年建关城,历代均有加固、重修。清道光年间,宣化县知县柳际清巡视昆仑关,以关城年久残破,乃拨款重修关城,并重建关楼三楹(二柱三道桁条木),又在关南口数丈处,跨驿道建亭一座。关楼上,奉祀狄青、余靖、孙沔三位征南主将神像。清光绪年间,当地人改奉关帝、关帝太子、周仓三神像,是为关帝庙。

    莫敌继续画着图,一边介绍,说:“此地易守难攻,北军守则可拒南敌,南军守则可拒北敌,关隘本来是为了拒南敌而建,但是南军一旦占据,北军想攻下也难。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从金陵率部折回广西,骁将赖裕新经宾州图取南宁,领军二万取道捷径昆仑关。不料被八塘团总欧阳光、韦怀玉率两千团练据关守险。赖部强攻数日夜,伤亡惨重,不能取胜。只得从思陇绕道武鸣,再从高峰隘进入南宁。”

    “两千民团以一挡十,力拒二万太平军!”覃国升不太敢相信,他跟石达开同是贵县老乡,对石达开除了崇拜就是敬仰,二万大军不能打开两千民团防守的关隘,可见这个地利十分强大,他不由得为进攻一方担忧,两千日军,可不等同两千民团,少了200师的第五军,也不过是两万多人,不知道数十年前的历史会不会重演。

    “老大,其实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上峰提一提的,即使我们不能回去,也可以让其它人去完成扰敌的任务。”覃国升说:“比如说,把消息告诉赵国龙,让他去做。”

    莫敌摇摇头,赵国龙去了四十六军,他已经知道,赵国龙的请辞电报他看到了,56团团长阳丽天还特地来电报告诉了他,阳丽天是莫敌的亲姐夫,嫡亲二姐的老公,比自己大五岁,是南宁中央军校第六分校的正则生,本来在桂林永福区当个小绥靖司令,日子过得很休闲,这次新19师打得太惨,56团全建制撤消,才把阳丽天的绥靖4团整体补入,也算是从地方部队进入了正规部队。前天,赵国龙已经到了灵山太平,就任新19师参谋长,从他给自己的电报中获知,新19师接下来的工作是对钦州到南宁的运输通道进行伏击,尽量不能让南宁的第五师团获得补给。赵国龙作为一直战斗在敌人后方的军事指挥员,被新19师师长秦镇,副师长阚维雍寄予厚望,在这种时候,不能分他的心。可惜,陈正信去了龙州,否则,他倒是最适合的人选。

    龙州的第41联队,也正因为遇到了陈正信而倒了血霉。大摇大摆进入了龙州,一副占领者形态的日军,当天晚上,一个日军因为强奸了当地一个妇女,被一支沾上了见血封喉的弩箭收去了性命,尸体被人从围墙外扔进军营后,身上还扎着一张纸条,纸条上的内容是:乡民不懂国事,国与国交战,自有国府操心。龙州此地,法军来过,越南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