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安庆(九) (第2/3页)
笑,笑声惊起亭边草丛中的两只水鸟,也许是打扰了鸟儿的安宁,狠狠的在莫敌头上盘旋了两圈,然后远远的飞开。“我为什么要紧张?”
“你就不怕我一时失误,弄了一颗炮弹在船上,正好炸死几个西洋人?”李柏成很正色的回答。
“死的是西洋人,那应该是西洋人紧张,我为什么要紧张?”莫敌问,是啊,船上人不着急,岸上人着什么急,莫敌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真的弄死几个外国人,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李柏成有点担忧的说:“从大来说是国际事件,从小来说就是我们要承担责任,当然,主要责任在你,我是从犯,可以从轻。”
“怎么?怕了?”莫敌摇摇头,望着远方的长江,说:“多少年来,长江的水一直就这么流,死在长江里的人也不在少数,什么时候看到长江是紧张还是不紧张?我们打这个观光轮,主要是要表明我们的态度,无论是什么人,不管他是日本人还是西洋人,只要不经我们的同意进入到我们的国土,虽远必殊。有道是,朋友来了,好酒相待,敌人来了,枪炮相迎,何去何从,我们要摆出自己的态度,让西洋人自己选择。我们就是要告诉对方,为了抵御外族侵略,我们中华儿女,不惜洒尽自己的全部鲜血。战争进行了两年多,我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把自己这百十来斤菜搭进去,你敢不敢?如果你敢,你就不会紧张。”
“呵呵!自从民国二十六年离开广西,我就没有想过能够活着回去。我在军部看多了,能够最多人活下来的,要数我们的1056团,其它的单位,换了不止一茬。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死了不少,刘伯龙、李石奇、张青竹……他们能够慷慨就死,我们又有什么死不得的!”李柏成找了个小石凳坐了下来,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点上,重重的抽了一口,喷出浓浓的一团烟雾,接着说:“只是刘伯龙们之死,死得其所,死在与日本人的血战之上,虽死犹荣。我们这一招,不仅得不到好,弄得不好,还要背一世骂名,生不如死,老大,你就不担心吗?”
“担心!我也担心。”莫敌在李柏成的烟盒里拿出一支烟,横在鼻子底了闻了两闻,又塞了回去,说:“清代诗人林则徐曾经说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能祸福趋避之!你到是说说,这条长江上,除了我们,还有谁够胆去打这条船。如果不打,让西洋人舒舒服服的逛一趟,往小了说,是小看我中华无人,往大了说,以为我们已是满清铁骑过扬州之后的大明朝,已经无可救药。如果是那样,我们真的就是孤军奋战了,如果西洋人再倒向日本一方,这场抗战我们就输定了,无力回天。如果上面不是看到这一点,有必要让刘长官亲自来一趟立煌吗?老唐和老韦都是成精的人物,如果不是事关重大,他们会来跑这一趟吗?”
李柏成点点头,深深的吁了一口气,说:“老大,我不理这些,我只知道,你要做的事,我必须一起做,不然,就不是生死兄弟。”
莫敌在李柏成的肩上重重的拍了一拍,说:“谢谢柏成,你能来,是我最意外的,我真的没有想到你能来,你现在是军部直属,擅自行动,难为你啊!真的谢谢你,柏成,你一来,我的计划就全部成型了,要知道,这四门炮才是最后的收宫。”
李柏成笑道:“军座是保定炮科毕业,对炮很是偏爱,我在军部也很受重视,这次又是他专程提议让我一起来,我想,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