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敌后(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章 敌后(二) (第2/3页)

码不怕水。”声音越来越小,明显底气不足。

    “行了,我们就不要在这里大发感慨了,天上的太阳越来越大,这个地方连个躲阴的地方都没有,还想万类霜天竞自由,小心先把自己晒成虾干。”李仁贵说。

    刘敬之与莫敌相视而笑,与这两个在一起,还真起不了什么雅性。招呼船家过来,继续上船,往西边的岳麓山而去。

    一登西岸,张智农就笑了,这里才是真正的长沙,因为大火,很多长沙人搬到河西暂住,一时间湘江西岸人口太增,在桃子湖湖边,竟然成了一个不小的集市,热闹非凡。吃的喝的用的样样都有,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与江东完全不是一个世界。

    “我要找一个地方,吃一餐地道的湖南菜。”张智农说。

    “这才几点钟,就吃午餐?”李仕贵不解的问。

    “吃饭,想吃就吃,管他几点。”张智农回道。

    莫敌大笑,说:“张兄此言有理,吃饭还真是如此,兴之所致,饭食犹香。”

    “因饿而食为下乘,因兴而食就是上乘了!”刘敬之也笑道:“没有想到智农竟然已经深悟其中三昧。”

    张智农大笑,说:“兴个屁,我从昨天开始就想找个馆子吃长沙口味,想到今天了,晚吃不如早吃,早吃早痛快。”

    三人大笑,这个粗人,典型的吃货。

    一路走来,大排档还真的不少,都打着正宗湘菜的名头。只是屋舍低矮,门面破败,与正宗湘菜实在不太合谐。长沙城一场大火,把城里的老馆子烧成一堆瓦砾,一些有手艺的厨子,在熄火后的瓦砾场上淘出一些烧不坏的家私,到河西另起炉灶,半年下来,竟然集中了一条小街,成了一些气候,只是房子都是一些临时建筑,屋内摆设也尽是粗制,不太成样。

    找了好几家大排档,张智农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店,莫敌问他有什么标准,他说按照他的经验,凡好吃的店人必然多,他要找一家人多的。听到张智农的话,李仕贵大笑起来,说:“这个时候还不是饭点,没有一家有人吃,你怎么去比?”莫敌和刘敬之也哑然失笑,刘敬之指着不远处一家挂着酒旗的铺子说:“就那一家吧,看那酒旗气派一些。”

    走过酒旗下的矮门,里面是一间干净的大厅,四人找了临街的一张八仙桌坐下,让李临湘带着警卫也在旁边坐了一大桌。李临湘是个很办事的人,他点了十几道菜,两道两道上,上到莫敌四人坐的八仙桌上,让四位老大品尝,尝过之后再撤到警卫那一桌,如果好吃就留下。这样一来,莫敌四个就能品尝到比较多的菜品,也不会浪费。

    每一道菜,莫敌都象征性的吃了一夹,居然就吃得大饱。湘菜,分成三大菜系,是为洞庭湖区河鲜菜、湘西山区山珍菜和三湘一带特色菜,统一的特点就是辣。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湖南气候温和湿润,人们多喜食用辣椒以提神去湿。辣椒佐以味道浓烈的酸泡菜,烹制出来的菜肴,开胃爽口,深受青睐,成为湘菜特色。

    也不是所有的湘菜都有辣椒。第一道腊味合蒸就让四个人赞赏不已。接下来的麻辣仔鸡,洞庭桂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