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九十一章 厌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七百九十一章 厌弃 (第1/3页)

    皇太后宫外,宋怡听到黄门侍中传出的旨意,心寒如冰。

    怎么,可能?

    堂堂一国太后,至尊至贵,被人当面顶的颜面尽失,连身边一个大太监都让人生生击毙。

    最后狼狈不堪的和爱子退后宫

    这等奇耻大辱,居然也能忍下?

    宋怡脑子中一片混乱。

    他宦涯数十载,起起伏伏,对于官场了如指掌,而与前朝息息相关的后宫中,他又何尝不是了若指掌?

    皇太后此人,朝野中的印象普遍是,本分厚道,淡泊名利,贤良淑德。

    在晋封为皇后前,她便被封为德妃,以彰显其德行之佳。

    但宋怡对此等说法从来都在心里嗤之以鼻。

    皇宫中的阴私诡辣,甚至还要胜过前朝。

    能在皇宫中,从最底层的宫女,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高度。

    说太后是“本分厚道,淡泊名利,贤良淑德”之人,宋怡都不知该嘲笑谁

    在他的印象中,太后从来都是一个刚硬,手段老道的女强人。

    而她最善用的,就是借刀杀人的计谋。

    若非精心研究观察,又重金收买了宫内的眼线,通过蛛丝马迹来推测,旁人根本无法发现皇太后的手段到底有多高明,借刀杀人的计谋运用到何等的出神入化。

    因此,宋怡才打算做一把皇太后手里的刀,或者说,互相为刀。

    可是,皇太后居然否决了

    宋怡的面色苍白,心中混乱而悔恨。

    他想不明白,这么好的机会,皇太后为何会拒绝,反而去帮贾环和隆正帝,将他推下万丈深渊。

    只是,他已经没有机会再去想了。

    宋怡作为官场老人,很清楚的明白,他完了。

    悔恨的是,他实在是太冲动了。

    他最稳妥的办法,应该是找一门生出来,向皇帝进谏。

    他最多在旁边旁敲侧击。

    可是,因为贾环之前之举,着实千载难逢,这才让他激动之余,自忖胜券在握,不惜亲自上阵。

    也是为了向太后和忠顺王表明姿态的一种方式。

    可谁曾想,最后关头,太后竟然怂了

    却将他给顶到了风口浪尖。

    若是旁人说出之前他在光明殿上说的那番话,也没那么严重。

    可是,他是礼部尚。

    以他的身份,说出那番话来,等于是将自己的后路给断绝了

    当宋怡浑浑噩噩的随着两个黄门侍中到光明殿后,迎接的,便是隆正帝的狂风暴雨。

    “你不是说贾环不忠不孝,忤逆纲常吗?”

    “你不是说,是朕在背后庇护着他,朕才是幕后之黑手,是那德行浅薄,不忠不孝的贼子吗?”

    “你不是说,不屑与此等豺狼牲畜同殿为臣吗?那你又是什么不忠不孝的东西?”

    满朝文武,看着暴怒的隆正帝,差点将口水从龙椅上喷到宋怡头上。

    百官也理解隆正帝的愤怒,毕竟,之前宋怡差点就明说了隆正帝是个亲奸佞的昏君。

    只是,听到最后,还是有很多人皱起了眉头。

    那可不是一个帝王该说的话

    宋怡之前还满面苍白,气色颓败。

    可是听到最后一句时,他一张老脸陡然涨红,满面愤怒。

    他虽然是文臣一系,但,他或许是整个大秦文官中,最清正,最廉洁的一个文官。

    他敢拍着良心说,他从未收过一两银子的贿赂。

    就算是官场上普遍奉行的“三节两寿”送礼制度,他都从未收过超过一百两银子的礼物。

    以他的地位,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当然,原因是他并不缺银子。

    因为他生财有道。

    宋怡的字,在大秦立国百余年来,首屈一指。

    他的法天赋,堪称无与伦比。

    尤善董其昌。

    为太上皇最爱!

    皇太孙习字的临摹字帖,都是宋怡亲,可见一斑。

    而在他尚未入科场前,宋怡就凭一手好字,积攒了数百两银子。

    而后又用这数百两银子,开了一个经营字画的铺子,名曰润泽号。

    凭借他的一手金字招牌,当他还只是一个五品官时,便有了万贯家财。

    他并不贪财,钱财够用,便从未从官场上下手,清清白白的忠于王事。

    若非如此,太上皇又怎会如此赏识他?

    所以,不忠之名,他不认。

    更别提不孝了

    他乃大家庶子出身,生父丧去,家族分家后,他侍奉生母至孝。

    生母病时,他曾衣不解带日夜服侍三天三夜,待其母病愈,他却病倒了。

    此事曾于士林中传为佳话。

    可以说,忠孝二字,是宋怡的立身之本。

    如今,却被隆正帝“污蔑”以不忠不孝之名,他岂能甘心?

    宋怡一双老眼赤红,看向隆正帝,一字一句道:“陛下,老臣自认昏聩无能,已认不清朝局,才做出误判。

    可是,老臣为大秦效忠的一颗心,却从未变过。

    老臣敢对天发誓,从未荒废过一政务。

    更从未贪墨过一两银子。

    何来不忠之罪?

    至于那不孝之罪,哈,世人谁人不知,我宋怡侍母至孝,母子相得数十年,又何来不孝之罪?”

    宋怡前面一句话还好,隆正帝确实知道,他是一个好名不好财,当然,也不缺财的官。

    可他后面一句话,却彻底将隆正帝引爆了!

    数十年来母子相得,所以并无不孝。

    那岂不是说,数十年来母子从未相得的隆正帝,是大不孝无德之人吗?

    隆正帝暴怒咆哮道:“你身为礼部尚,无故侮蔑圣躬,无凭无证,污蔑国之忠良,还敢说忠?

    至于孝,你还敢说至孝?”

    “老臣如何不敢?”

    宋怡似也豁出去了,昂首高声道:“老臣一生清清白白,坦坦荡荡,勤于王事,不敢有半点疏忽。

    而天下人,凡知孝道者,谁人不夸我宋怡至孝?”言下之意,你隆正帝不知孝道

    隆正帝闻言,却冷静了下来,薄薄的嘴角弯起一抹极度刻薄讥讽的笑容,道:“宋怡,朕没记错的话,你乃丰润宋氏庶子出身,对吧?”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都微微哗然。

    此等言语,着实鄙薄。

    换一种方式说,就是宋怡,你是小妇养的吧?

    这种市井之言,从堂堂一帝王口中说出,着实太失身份。

    宋怡更是双目充血,浑身打起摆子来。

    而后,就听隆正帝继续道:“朕不是鄙薄你的出身,朕在尔等眼中,虽不是圣贤之主,却还不至于自甘堕落至此,你宋怡也不配让朕自降身份。

    朕想说的是,你宋家日进斗金的润泽号,是你在未从宋氏分家前就私下开设的吧?

    宋怡,你身为礼部尚,能否告诉朕,前宋司马光在涑水家议中所言:

    ‘凡为人子者,毋得蓄私财。

    俸禄及田宅收入,尽归之父母,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

    此言何解,嗯?”

    隆正帝此言一出,原本愤怒于心的宋怡,忽如遭到五雷轰顶一般,木然在了那里,面色一片灰败。

    群臣更是一片哗然!

    纷纷满眼不敢置信的看着宋怡。

    在这个纲常论理压倒一切的时代,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