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九章 可敌十万师 (第3/3页)
“从此天涯殊途,希望你不是一人前行。”
回教室的路要经过前院的空地,一个穿红衣服扎着两个朝天辫的小姑娘看见了小孙之,便朝他招手:“呆瓜,过来玩呀!”
小孙之转过头回了声:“不了。”便自顾往教室走去。
小女孩望着离去的小男孩,第一次感觉到他是那么孤单而又忧伤。
旁边一个男孩大叫道:“郭小怡咱接着玩,不管他了。”
于是她便把这种感觉抛在了脑后,多年后她才深刻体会到那是的小孙之有多么孤单、彷徨。
男孩的书桌旁放了块有他半人高的石碑,石碑不全,是块残碑,右首书碑名的地方只能看见“石门”两个古朴大字。
石碑是爷爷还在的时候出活儿给他背回来的,他从小就爱写字所以做石匠的爷爷也经常领他见识一些古碑,还教他学会了刻碑的手法,爷爷告诉他这是一块名碑,因为残了所以才没人要,要是找到另外半块碑合起来老值钱了,当时笑得他前俯后仰。
以往练字都是爷爷帮他把字从碑上拓下来,他只需照着写就成。可现在没人再帮他拓碑了,本来他自己也会,但爷爷留下的钱不多,还要留着作盘缠所以不能乱用,不能买拓纸,也不能浪费那么多墨。
所以他现在只能用手轻轻触摸着石碑上的字,摸着摸着眼泪就包不住了。
突然想说点题外话
一个人最怕“习惯”,习惯了某种东西的存在就习惯不了它的突然逝去。习惯了某种期望,当达不到时,那种空落落的无力感会格外强烈,而最怕的就是习惯了这种“无力”。
我总满怀希望!
大范围的新生作者其写作风格都在变,变得迎合大众、跟风名作,一本书火了之后其他与之名字、剧情相似的书如雨后春笋冒出地面。
这并没有什么不妥,照着别人成功的道路前行会少走很多弯路。
但我们不能盲目跟风、创新、求变。
“坚守”也是很重要的东西,像金老爷子、古龙醉侠这些很多的大家都有其在作品中坚持的东西,或为侠义,或为友情,或为……
我总坚持在写的东西中注入一种情感,希望能让读者在苦难中感到希望,黑暗中有所奔头,无聊时觉得有趣。
哪怕我的读者只有一个人,我想这也是我写作的意义所在。
最后,我是不是矫情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