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八章:焦头烂额 (第2/3页)
将军你这话什么意思”一名御史开口问道,眼中满是怒火。
李如松冷哼一声,连正眼都没看他一眼,朗声道“什么意思你难道不清楚,萧元帅在边关为国征战,淤血厮杀。且不说他是不是神丹之主,即便是,他捐出三百亿军费,保我前前线将是衣食无忧,这是多大的功劳,有功不奖,反而要杀这是何道理?”
“在看看你们都做了些什么,除了动动嘴皮子还能干些什么。寸功未立,还在此大言炎炎,不知羞惭,你们在这个时候要动帝国功臣,是想要将我大明帝国推入万劫不复之地吗,说你们不知所谓,难道有错!”
李如松原本就是性格高傲之辈,可以说是目中无人。说起话来更是毫无顾忌,根本不怕得罪人。此时一番话更是说的慷慨激昂,直接把一干大臣给说懵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反驳。
右丞相刘安之上前一步道“李将军此言差矣,正所谓大隐忍必定有大图谋。如果萧无邪没有什么图谋,为什么会如此隐瞒自己的身份,则又该如何解释呢?”
“不错,这该如何解释?”一干文臣大声附和,纷纷叫嚷。
“那又如何,你们在这个时候动了萧无邪,我敢保证大明必亡”李如松冷声喝道,根本不跟他们废话,在他心里和这些人多说一句都是对自己的侮辱。
“李如松,你简直是大逆不道,居然敢诅咒我大明亡国,该当何罪”户部侍郎大声怒斥。
其他人更是捉到了李如松这句话的漏洞,立时对他展开了疯狂的口诛笔伐。而李如松则是昂然而立,冷目旁观,对众人的叫嚷讨伐,丝毫不以为意。
“都给朕闭嘴”
瞬间整个朝堂上安静了下来,因为说话之人乃是当今神宗皇帝陛下。
看着台下这些“义愤填膺”的大臣,他就感到无比的悲哀。这就是大明帝国饱读诗书的栋梁之才,居然连现在的形势都看不出来,还如何能够帮助他治理国家。
龙颜一怒,流血千里。所有人都胆战心惊,低下头去不敢在说话。
“且不论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即便萧无邪真是丹纹神丹之主,那么他也是有功于社稷,有功于国家,以后再有胆敢出言中伤者,必定严惩不贷”
所有人都低头不言,而神宗皇帝则是嘴角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微笑。
全场的气氛落到一个冰点,神宗皇帝已经很少动怒了。但此时一怒,却依然令百官惶恐不安,一个个低着头,浑身颤抖,不敢发出丝毫的声音。
只要皇上一句话,立马就有掉脑袋的危险,谁还敢再说。
“退朝”神宗皇帝冷哼一声,大袖一挥扬长而去。
百官也舒了一口气,此时也顾不得在攻讦李如松了,纷纷向着店外走去。看着战战兢兢的白光,李如松脸上满是不屑之色,大踏步的径直离去。
于勉敢想随着众人向外走去,刚出大殿便有一个小太监从他的身边经过。小声道“皇上有旨,御书房见驾”
声音很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