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章 交锋(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章 交锋(四) (第3/3页)

来了三千吐蕃兵,各部的武士也陆陆续续来了上万人,汇聚起来的力量足有两万多人。都是以一当十的勇士。但是武胜军节度使根本看不好这些武士,他知道有一句汉话是形容他们这伙人的,叫一盘散沙。这伙人如果打了胜仗,那么一个个就会像下山的老虎,如果遇到了挫折,那就会成为奄奄一息的病猫,任人宰割。所以武胜军节度使坚决拒绝了头人们要求出战的要求,反而在洮水按兵不动,提都不提收复狄道的事情了。他道:

    “现在天凉水寒,唐人没有那么容易度过河来,我已经派人去催促次相了,等我们大军到来,才是决战的时候。”

    结果*不给他们等待的机会,他们累了几天抢修的堡垒还没有修好,*就要渡河了。眼下是枯水期,洮水的水不深,架桥甚至涉水都很容易。望着黑压压的*,听着擂响的*战鼓,部族武士们的心低沉了下来。

    保护自己的家,自己的女人孩子谁都想,只是那也要看上天给不给成功的机会呀。光看军容,就知道对方的装备有多精良。而光看自己这边闹哄哄而对面一点声音都没有,就知道对方多厉害了。

    “今日,我等将挥师渡河,收复河湟,比肩哥舒翰大将军,建立不输于哥舒翰大将军的功业。”

    每个*士兵都对这句话耳熟能详,却在想建功立业的同时,默默祈祷着各路神佛能是保佑自己这一战后还能活着回家。不过士兵们也都明白,教化参军说的对:

    “如果我们不夺回陇右,收复河湟,解救我们的族人,那么明天这些蛮夷就会把我们的家变成牧场。”

    想到这些,士兵们反而更迫切地想打赢这一战了。可惜令人沮丧的是,凉国公李大帅今天下的命令居然是——佯攻。

    第一军兵马使王茂元(将门之后,李商隐的老丈人)郁闷地想着李愬的命令,却不得不遵照执行。对面那些人在他看来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副元帅一声令下,自己只要率五百骑兵就可以涉水过河,把他们打个落花流水。可是现在只能在河边列个阵势,看着招募来的民壮在河上架浮桥。不过这么一看,王茂元却看出了门道来。

    这些民壮昨天还是弯着腰的奴隶,今天却一个个把腰板挺得笔直,争先恐后地跳进刺骨的寒水里面,喊着号子打桩,铺设木板。对岸的吐蕃人发现了*的意图,射过来漫天箭雨。这更证明了王茂元这些人是乌合之众的判断,因为以吐蕃以及这些部族的弓箭的射程,根本射不到这么远,却还这么卖力地浪费弓箭。

    不过随着浮桥的延伸,民夫们还是渐渐地接近了对岸弓箭的射程,不时有人被箭射中倒下,染红了一大片河水,这些民壮却没有一个感到害怕的,仍在继续卖力地打桩,铺板,把三座浮桥慢慢延伸向彼岸。

    战鼓声依然在响,王茂元忽然觉得李愬的鼓声似乎不是为了将士们而敲的,而是为了这帮民夫敲的。

    不用看中军的旗令,王茂元就知道该做什么。数十名士兵手持巨盾站到了浮桥上下,为民夫遮挡箭雨,而三千名士兵在盾牌手掩护下手持兴治强弩,站到了洮水岸边。

    “射!”

    随着机括的整齐响声,千枝弩箭破空而去,对应的,站在河对岸的各部弓箭手倒下了一大片,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的弩箭射程会有这么远,毫无防备之下,有的弩箭甚至串起了冰糖葫芦,穿了两三个人。*这边原本的静默都没有了,一个个惊叹地长大了嘴巴。而站在河岸边的民夫却大声叫好。*士气愈发高涨了。

    就在对岸一片慌乱的时候,又是一排弩箭射到,正在呼亲唤友的士兵又倒下了一大片。王茂元将三千弩箭手分三排站立,轮番向前漫射,经过第一排检验之后,第二排的射程更远,打击范围更广,第三排射过之后,对面河岸数步之内基本上已经没有了站立的人。在这边依稀可以看到箭支的尾部还在颤巍巍地晃动。

    两军对峙百里以外的一个河湾处,一支身着*军服的骑兵停在河边,不打旗号,黑压压的一片,有好几千人,还有至少两倍于人数的马。

    “过河!”

    当河对岸穿着同样军服的两三名骑兵策马而来,举起了安全的信号。站立在河岸边的一名将领发出了命令,并放下了自己的面甲。

    面甲下面,赫然是野诗良辅的面孔。

    随着野诗良辅一声令下,*骑兵策马下了河道,溅起了巨大的接连不断的水花。随着人马渡过洮水,水面渐渐平静下来,而河岸边却湿了好长一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