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财赋线到军事线 (第2/3页)
个突厥人对大唐的贡献,李诵赐他们国姓――李。这两人以后就叫李光进、李光颜了。
原市舶使柳宗元调任度支副使,给程异做副手,同时任农学监。升市舶使为正四品官,因为韦丹案受牵连被贬为广州长史的王锷任市舶使。之所以是王锷,是因为王锷善于积聚。而为了给王锷上套子,岭南节度使杨于陵调任福建观察使,农学监李夷简出任岭南观察使(年初改岭南节度使为观察使),韩泰任浙西观察使,原浙西观察使卢坦调任浙东观察使,李夷简、杨于陵、卢坦,沿海三大员眼睛里都不揉沙子,相信王锷会安分许多。
潼关都防御使、故相高郢致仕,故相张延赏(还记得平凉之盟不?)长子张弘靖接任潼关都防御使。于由页罢平章事,出任河东节度使。入朝又出朝,于由页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信任。
乌重胤调任河阳节度使,而原宣歙观察使郗士美调任昭义节度使。
原安黄节度使薛平调任义成节度使。安州刺史李听调任楚州刺史。
原兵部尚书、东都留守,现任武宁军节度使的王绍致仕。而接替王绍的,就是刘叉和李贺关心的彰义军节度使,凉国公李愬。
义武节度使张茂昭、横海节度使程执恭都获得赏赐和加封。横海节度使程执恭被赐名为权。准许程权送子入朝侍奉皇上,驳回程权举家入朝的请求,继续任命程权为横海节度使。请求举家入朝,意味着程权决心抛弃割据的名声了。程权其实很委屈,北面的卢龙,南面的魏博淄青,还有边上的成德等镇,都是安史之乱的余孽,而自己程家却没做过像他们那样对不起朝廷对不起皇上的事情,只是不知不觉到自己手里,居然也传了三代了,和成德、魏博、淄青差不多。再加上自己的横海地处河北,怎么着都被人算到割据里面,要知道,割据最嚣张的吴少诚已经灰飞烟灭了,如果皇帝也这么看待横海,程家的命运就很糟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