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四章 别了,《琵琶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四章 别了,《琵琶行》 (第2/3页)

临时发挥了极大的功效,有效地抵消了旱灾的部分影响,但是李诵还是下了罪己诏,这次把失德的原因归在了吏治不整上,舆论既然已经造出来了,当然要树立几个典型,向上天表达自己改正的决心,于是王锷的案子就成了瞌睡时遇到的枕头,饥饿时掉下的馅饼。

    事实证明,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只要用心查,没有破不了的案子,尤其是类似这种公开腐败的案子。以宝应县令为线索,掌握了一大批证据的韦丹突然发动,素来笑容可掬看似人畜无害和气生财的韦丹韦大人脸一翻,一夜之间逮捕扬州大都督府,淮南节度使府以及各州县官员,军官,富商,黑社会甚至和尚一百余人。一时间风声鹤唳,许多富商闭门不出,将历来繁华的扬州突然弄得冷冷清清,韦丹也因此赢得了韦“破城”的称号。

    而后,韦丹以雷霆手段清查官仓官田,以盐为突破口,查获王锷在淮南节度使任上贪污倒卖官盐的证据。奏章一道长安,千牛卫就包围了王锷府第。永贞三年十二月,经过刑部和大理寺会审,王锷一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接到有司报告后,李诵下令给王锷议罪,各方面自然纷纷上书,以为不能擅杀大员,于是皇帝陛下宽宏大量,下令贬王锷为广州刺史。连同前些年贬到此地为潮州刺史的袁滋,柳州刺史的潘孟阳,潘孟阳是因为奉命巡视江淮水灾时带着三百家奴游山玩水被贬官的。岭南一时间高官云集。而这些贬官说实话能力确实很强,为了能取得政绩被朝廷召还,一个个都很努力,岭南的开发也就在这些贬官的努力下蒸蒸日上。

    王锷的被查处给了御史们极大的信心和热情,御史中丞裴度先后上书弹劾山南西道节度使柳晟,浙东观察使阎济美违反禁令进奉,都被查实。柳晟,阎济美也得到了罚俸半年的处分。官场的秩序顿时焕然一新,虽然李诵心知肚明,这只是持续不了多久的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