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6 (第2/3页)
想必明天又会是一场恶战。杨龙菲舔舐着自己干裂的嘴唇,怀着复杂的心情想着:这场战役究竟要打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正在这时,一名传令兵跑到了杨龙菲等人的面前,并递上了一封用牛皮纸封住的信函。信函表面写着一行小字,落款不是别人,正是时任中央教导总队少将参谋长———邱清泉。
邱清泉的信中通篇下来可总结成一句话:25团需时刻同暂属之教导总队指挥部保持联络,如遇突发变故应主动联络指挥部并采取相应措施。
变故?仗都打到这个地步了,还会出现什么变故?对于邱清泉这封措辞含蓄的手令,杨龙菲百思不得其解。事实上,这封信不止下发至25团一部,几乎所有隶属于中央教导总队下辖,且目前能联系上的部队都下发了此类信件。毫不避讳地说,这道手令看似是军令,实则却与政治脱不开关系。
颇具些政治嗅觉的铁海川对这封信函所要表达的真实用意似乎有所洞察:眼下日军大举攻城,除光华门外,紫金山、雨花台、栖霞山、中华门等主峰阵地皆有战事,照此进行下去,南京城早晚被日军收入囊中,这只是个时间问题,称不上变故。反观目前我军的态势,虽然唐长官曾一再向各参战部队明誓:誓与南京共存亡。可眼下的形势连傻子都看得清,城外日军依旧在不断地补充兵源,而城内的国军却是四面被困,孤军奋战。要说变故,只能是自家发生变故。铁海川的脑海里突然涌现出一个大的假设:莫非卫戍司令部已经做好了将南京易手的准备?倘若真是这样,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可就真的完啦……
铁海川心里敢想嘴上却不敢说,因为这件事本身就已涉及了政治,并逾越了他作为一名团级指战员的管理权限。他现在心里除了倍加恐慌外,更多地则是向上天祈祷,祈祷自己的设想不会变作现实。要知道,卫戍司令部一旦下达了朝城外突围的命令,那对南京城来说将意味着什么!城外的日本人已经杀急眼了,倘若国军都撤了,城里的老百姓该怎么办?
方罗成和杨龙菲一样,是一个对政治没有丝毫兴趣的职业军人,他不爱去做任何有关政治上的思考,因此更别指望他会对邱长官的这封信函存在别的想法,除了打鬼子以外,他才懒得琢磨这些东西。
杨龙菲很随意地将信函扔到地上,偎靠在一处沙袋工事后面,默默地点燃了一只香烟,此时此刻,只有香烟才能消除身心上的巨大的疲乏和苦闷,他不想跟任何人说话,更不想有别人打搅自己。他只是在心里跟老天爷打起了一个赌,就赌自己能不能看到明晚的月亮……
……
铁海川虽然对政治也不太感兴趣,但他的政治嗅觉却显得异常灵敏,大脑也很爱思考。
说得没错,铁海川的假设已经得到了现实的论证,中央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长官下发给各部的信函中那个意有所指的“变故”,就是暗指司令部一旦撤销一切原定计划,向城外实施强制突围后,要求各部队必须服从长官命令,跟紧脚步一齐突围,绝不准擅自行动,不服从指挥。事实上,这就是一道口吻含蓄的死命令,之所以没有公开透露,一是要稳固军心,二是怕命令泄漏给日军,会大大增强敌人的进攻势头。
佩戴少将衔的邱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