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筛选农药,进口高效 (第2/3页)
“是这样的,我们当地爆发了一起特大蚜虫灾害,老百姓的麦田危在旦夕。”
“但是经过我们研讨发现,ICI公司有一款产品叫特效氯氰菊酯乳化剂,现在我们这边联系不上他们,据我所知该公司在你们那里有分公司。”
“所以我想恳请您帮帮忙,以最快速度弄到样品和相关介绍资料!”
“说句实话,这事是十万火急,是救命用的。”
对于这个忙,他还是挺有信心的。
谢瑞麟是奢侈品公司,业务扩展需要有钱人和权贵的认可。
现在大陆的有钱人不多,可明眼人都能看出其背后的市场潜力。
谢瑞麟从去年开始一心想打入内地市场,先做品牌获取社会认可度,等以后大陆经济腾飞,他们好趁机摘果子。
因此,刘文杰作为国际业务的主管领导,很重视供销社内的关系,他恰好来海滨市出差过,便上门拜访了钱进。
当时他给钱进带了礼物可钱进也给他回了礼物,双方相谈甚欢。
电话另一端几乎没有沉默,刘文杰当即满口答应:“明咗,不过系什么乳化剂?刚才我听不清楚,不过是ICI的产品是吗?”
“ICI我系知道的啦,它啲办事处就喺中环,我可以即刻派专人去联络,获取样品同详细嘅技术评估报告。”
钱进向他道谢,又把杀虫剂的名字一字一顿的重复出来。
刘文杰做事干脆利索:“记心里了,我哋今晚搞定它,尽量明天直发羊城转海滨。放心!人命关天嘅大事,我哋唔会耽误!”
他又关心的问了几句虫灾情况,然后表态有什么新需要就直接联系他。
为此他还把家里电话号码报给了钱进。
钱进很感激他。
办完这件事已经是下班时间。
他没法走。
韦斌还要开晚会,海滨下辖各县和公社的供销社负责人都到了,连晚饭都没吃就准备开会。
钱进觉得不至于这样折磨人。
毕竟有些公社隔着市里很远,供销社负责人肯定是急匆匆赶路来的,如今又累又饿。
于是他跟韦斌说了一声,又把手下的人民流动食堂给叫了过来。
现在还没有一次性饭盒。
钱进就让手下人蒸包子。
现在人民流动食堂的项目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烧烤、关东煮、麻辣烫之流,已经新增了蒸屉可以蒸包子,也带着煮锅可以现场包水饺下饺子。
魏清欢亲自传授的几样包子、水饺馅料配方,人民流动食堂的包子和水饺味道没话说。
馅料是现成的,和面发好后包好蒸熟,等三轮车过来,工人们把蒸屉打开,里面是雪白暄软的大包子。
白菜肉包子和韭菜鸡蛋虾皮包子,两样包子吃的干部们狼吞虎咽、赞不绝口。
四月初的夜晚跟早上一样,都还挺冷的。
这种天气下饥肠辘辘的领导干部们可太欢迎刚出炉的大包子了。
吃完饭韦斌主持开会。
钱进等待送农药的汽车到来。
这种情况下,等待中的一分一秒都是煎熬。
一直到了十来点钟,从广陵农药厂紧急调拨的第一批氯菊酯原药,终于被送到了供销社办公大楼。
没有片刻停歇,钱进立刻跳上装满药品的小轿车亲自押送。
药厂用小轿车来运送农药固然是速度快,但是可以说明这一波的氯菊酯不多。
果然,钱进在车上问了问,后备箱里的农药药粉怕是顶天有二百公斤。
在浓得化不开的夜幕下,小轿车驶向了虫情最危急的前线。
土沟公社和大庙沟公社。
这两个公社靠在一起,上午时候供销总社这边去的就是大庙沟公社。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俩公社也成为了最早可以用上新药品的地方。
沪都牌轿车的车灯像两把光之利剑劈开漆黑的土路。
车子刚在王家生产大队打谷场边停稳,得到消息连夜等候的土沟公社书记张卫民、大庙沟公社书记李茂春,以及王家生产大队的大队长王守财等人全围了上来。
跟在他们身后的是一群满眼血丝、衣衫沾满泥土的社员,里面不少人过去几天怕是都没睡好。
没有寒暄,直入主题:“领导,药来了?!”
张卫民的声音嘶哑得厉害,过去一个多礼拜,他一直在田间地头奔走。
“来了,赶紧准备好喷雾器和水——准备好了是吧?一比二十的配比,直接给我按最高浓度配比稀释喷施!快!”钱进一边跳下车一边吩咐。
早已准备好的喷药队社员们立马上去七手八脚的卸货,然后上秤称重再兑水。
整个王守财大队最先行动起来。
微弱的月光下,几支虎头牌的手电筒被照亮了。
这手电的光芒昏黄不够用,钱进当即亮出一支锂电池强光手电。
角度调整到最大。
雪白的光芒照亮了大片土地,引得不少人倒吸凉气:
“这是手电筒?这比汽车的车灯还亮堂呀!”
社员们随口感叹一句,然后参与分药粉和药粉称重配药水的工作里。
光柱晃动,队伍去了麦田。
钱进站在地头上将灯光照向麦田,社员们背负着沉重的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在技术员急促的口令下,将新配制的氯菊酯药液喷洒向那些早已被蚜虫啃噬得发黑、卷曲的麦苗上。
时间在紧张的操作中一分一秒流逝。
起初十几分钟,似乎没有太大变化。
社员们的眼神从殷切期盼慢慢又开始黯淡下去。
但张卫民和李茂春等公社干部都是出身基层,他们很清楚农药杀虫的过程:
“别着急,都耐心点,这人吃了烂地瓜拉肚子还得半天时间呢,你们以为虫子碰上药当场就死?”
“对,这是农药,不是神药,都等一等。”
嘴里说着让社员们耐心的等一等,他们自己却再焦躁地踱步。
一个个眉头紧锁,表情凝重的如同铜浇铁铸一般。
钱进也屏住了呼吸,俯身紧盯着眼前的麦叶。
“咦?动了!不是,不动了,虫子、虫子好像不动了!”
不知是谁拿着手电筒仔细照着一片叶片,他突然激动地喊了起来。
这句话如同投进水面的石子,又有好几把手电光亮了起来,社员们和干部们纷纷钻到了地里。
果然!
在手电光柱的照射下,只见那些不久前还在贪婪吮吸汁液、四处爬行的黑绿色蚜虫,明显地活动减少了。
它们仿佛被施了迟缓咒语,动作变得极其滞涩、缓慢,甚至有些微微颤抖地停留在叶片上,不再像之前那样肆无忌惮地移动啃咬。
“老天爷!灵了!灵了!”社员们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许多人激动得眼眶发红,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
大队长王守财队长一拍大腿:“快,继续喷,把剩下的田都喷完!”
“让后面的人继续兑药水,赶紧给我喷药水啊!”
整个麦田气氛陡然一变,重新充满了干劲,喷洒药剂的动作更加用力而充满期待。
钱进看到大家的兴奋却只能叹气。
他知道情况没有这么简单。
否则前世国家不至于还要花费巨额外汇采购高效氯氰菊酯。
所以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立刻欣喜若狂,而是把自己的超级手提灯跟一个社员交换得到一支手电筒,蹲在一株喷洒过的麦苗旁仔仔细细地观察。
他拨开浓密的叶片,用树枝小心地拨弄其中几只看似“不动”的黑色蚜虫。
一碰之下,不出意外。
这些蚜虫,并非彻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