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虫灾突至,群雄束手 (第3/3页)
因为越往深处那些墨绿的黏腻小点非但没少,反而愈发的多。
有些地方的麦子注定完了,它们的叶子倒不是淡黄色而是墨绿色。
可那不是麦苗该有的绿,是叶片上趴着的蚜虫太多形成了一层滑腻的黑垢。
在这些地方,麦田上空竟弥漫着一股诡异的甜腻气味。
钱进还是头一次闻到这个味道,他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味儿?”
其他干部也满头雾水:“是一种什么农药吗?”
王守财嘲讽的笑了起来:“蚜虫会排泄蜜露,这他娘是由无数蚜虫排泄的蜜露,黏糊糊地粘在叶子上,形成的味道!”
这太吓人了!
众人心里被堵得透不过气。
头一次,甜腻味让他们犯恶心。
钱进进入农田深处。
然后受灾麦田不见边际,远远望去,一块块田野像是泼了墨,被一片片移动的黑雾悄然吞噬。
他们严肃的返回地头。
一个个心情沉重,不再言语。
有更多的社员来了。
他们听说来了大领导,如同落水之人看到了救命的浮木。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推开人群,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抓着几株几近乌黑的麦苗冲了进来。
麦苗蔫头耷脑,叶片背面密密麻麻糊着一层令人作呕的深绿蚜虫。
这老人“噗通”一声跪倒在韦斌面前,当场掉泪:“领导啊,救命啊!您看看、您看看这庄稼!”
“供销社配给咱的农药不管用啊!今年麦子全得泡汤了!俺全家去年秋才分了六亩地亩地,这六亩地要是没了,俺家里指望啥活啊!”
几句话说出来,老人迅速泪奔。
确实是没指望了。
浑浊的老泪顺着那刻满风霜沟壑的脸,砸在地上干土里。
韦斌一步抢过去想把老人扶起,老人的膝盖却死死钉在地上,孩子则在他怀里抱着脖子哇哇的哭。
钱进很赶眼力劲的上去协助他扶起老人。
韦斌看向他。
面色沉痛。
钱进冲他肯定的点头。
这样韦斌顿时松了口气。
他明白钱进的意思。
这事我有数!
肯定能办的了!
于是帮老人扫掉膝盖上、衣摆上的尘土,厉声说道:“我是咱们全市供销社的老大,你们吃的穿的还有给地里用的东西,都是我们单位保障的!”
“但同时!我们单位这些东西,又是你们农民和工人生产的,换句话说你们是我们单位的衣食父母啊!”
“所以请你们放心,你们的事就是我们全单位的事,现在,我马上就回去召开全体干部大会,我一定会把你们的问题解决掉,一定不会让这虫灾把你们的日子给毁了!”
然后他指向钱进,说:“刚才我手下的同志说了,要是我们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回头你们去市里朝我们脸上吐唾沫吐痰,我们不反抗!”
“可能有社员同志要说,嗯,我们去不了市里,去了市里也找不到你们,所以你们当然可以在这里随便的许诺,白牙红舌的谁不会说话呢?”
“那我就重新说句话,我韦斌把自己的帽子留在你们这里,不解决虫灾,我不戴这顶帽子了!”
说着,他一把摘下头上的列宁八角帽摔在了地上,又使劲一挥手:“走!”
围成大圈的农民被这番话给提起了希望。
韦斌扔的是防寒帽子,说的是乌纱帽。
供销系统的领导干部们意识到老大这是动真格的了,顿时噤若寒蝉跟在后头。
王守财也跟在后头,他弱弱的问:“领导,我、我们公社响应了县里的号召,去年冬天分了农田,干起了大包干。”
“你们说、你们说,这政策,这是不是……”
“现在我们大队不少人说,老天爷降下虫灾就是……”
“就是胡说八道!”韦斌严肃的说,“农民积极从事生产,这是国家的号召,是全体人民群众的生活希望所在。”
“少部分人说这个话,他们是在搞封建迷信。领袖同志早就说过了,国际歌里也唱过了,世界上没有神仙鬼怪也没有救世主,我们人民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汽车发动。
迅速离开。
领导们亲眼看过情况之后。
灾情像滚开的油锅滴入了冷水,瞬间炸开了。
事实证明基层干部没有夸大其词,恰恰相反,他们说的还是保守了。
特别是几个见过蚜虫往外逃散地区的领导,吓得回到市里直接向省里上级单位打报告了。
供销总社这边,韦斌同样往省里打了电话,然后就出来喊:“开会!各科室副主任以上级别的领导,立刻,第一会议室!”
“另外迅速给县里的同志打电话,主管领导都得过来,都得到位——”
“嗯,”他沉吟一声,又说,“还是让他们参加晚上的会吧,这样有足够的时间过来,把所有公社供销社的负责人也叫来,我要听听一线同志的意见。”
来回路途加上现场勘查很耗费时间,此时都是下午了。
很快。
大会议室挤满了人。
下过乡的几个领导干部把情况告知给其他人,窃窃私语中,麦田危机清晰的传播开来。
好些人愁的开始抽烟。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呛得人想流泪。
临时,农业局的几位领导和专家也过来找韦斌,于是韦斌索性给带到了会议室里。
农业单位的这些人表情比他们还不好看,一个个脸绷得像石头。
韦斌先让一个县里赶来市里的农业单位领导做了个简短汇报。
领导声音沉重地介绍了灾难的广度和深度。
虫源来自去年这个反常的暖冬,主要是往年一冬十几场雪,农田里积雪是要持续一整个冬季的。
可去年冬天也就小雪三五场,一场大雪都没有。
这就导致白天时候阳光可以直晒农田,给土地保持了较高温度。
这种情况下,导致蚜虫虫卵的越冬存活率估计达到骇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现有的库存农药全部被紧急调集分析,从最常用的666粉、敌敌畏,到各类库存有机氯制剂,专家拿着报告的手指都在轻微哆嗦。
药效几乎为零,没有用。
如今改革开放了,经济活泛一些,生产力增长了一些,从海滨市到大江南北,国内各大农药厂的生产线都在轰鸣,但生产的仍是计划内的、面对常规害虫的老品种药剂。
会议持续了漫长的两个多小时,后面韦斌让所有人踊跃发言。
有人提出加量喷洒,有人说该研究生物防治,甚至还有个傻鸟提到向老天求雨……
韦斌听到最后的提议都懵逼了,一个劲的问‘这他吗是谁啊’。
后来才发现是负责打扫会议室的老清洁工也混进来了……
考虑到老太太是封建社会生人,头脑比较封建。
加上此时出主意也是一番好意,最终韦斌放过了她,就是找人把她给叉了出去。
政工科这边,封长帆摁下烟蒂问:“能不能先发动群众们把麦田给搞出隔离带来?”
“就像灭火工作那样,搞个隔离带,不要让虫灾扩散开……”
“蚜虫会飞的。”一个专家苦笑道,“春季它们要交配和繁衍,会长出翅膀飞翔。”
封长帆默默的闭上了嘴巴。
所以还是需要歼灭它们,否则虫灾会往四周扩大。
其他人又纷纷开口,可不是杯水车薪的提议就是脱离实际的幻想。
这在巨大的灾情面前,连水花都溅不起。
韦斌紧抿着嘴唇,棱角分明的下巴绷得死紧,两道剑眉拧成了疙瘩。
其他干部也很抓狂。
绝望感如同窗外的暮色,沉沉地弥漫开来,淹没每一张焦虑的脸。
韦斌抽着烟看着一张张脸,突然发现钱进没在这里:“诶,钱主任呢?”
“他刚才出去了,说是要打电话找国外的朋友问问有没有类似情况,看看能不能取经,另外他还打算去查几份资料,看看国外新型农药的情况。”本来坐在钱进旁边的崔虎回答说。
韦斌点点头。
秘书低声问:“要去找他回来吗?”
韦斌没说话,只是疲惫的摆摆手。
会议陷入死局般的沉默,一时之间只有烟雾无声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