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送礼物,拉队伍 (第3/3页)
托关系递话,都想往里塞人,可这、这事闹的,唉,我不能乱塞啊。”
周铁镇说的这事是钱进早就预料到的。
名额有限,机会难得。
这进城务工的条件太好了,诱惑力太大了,远超改善生活本身,对有些人家来说几乎可以说进城干几天活,家里条件都变了。
但钱进给出这么好的条件,也是为了造成这个轰动效应。
他对此早有预料,便把下一步计划说了出来:“周大队,你这担心对。”
“所以我这次来,不光是为年前的事,还有一个更大的想法,想跟你和各位干部商量商量。”
周铁镇和周古等人立刻竖起了耳朵。
“学校建设需要稳定的工匠队伍不假,”钱进说道,“但学校规模就那么大,是吧,工人们顶多干到正月十五就得回来了。”
“可是你们都知道,咱们现在改革开放了,你们在乡下感触不深,我在城里尤其是我负责的是跟外国人打交道的单位,对此感触极深!”
“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这是今年过年时候领导人们说的,往后我看准了,政策松动了,以后城里盖房子、搞建设的活儿少不了!”
“我跟你说吧,我那学校只是个开始,后面要用到木匠、瓦匠泥水匠的地方有的是,我们劳动突击队就有很多这方面的工作机会在等着。”
“而我们突击队缺少这样的专业匠人,这样以后街道需要工匠们干活,我还得临时凑人,这行吗?这不行!”
“所以,我想从根儿上打造一支靠得住的、正规的建筑工程队!”
“打造一支建筑工程队?!”周铁镇和周古都瞪大了眼睛。
对他们而言,“工程队”三个字本身就带着某种国企大单位的权威感。
“对!”钱进语气坚定。
“不光要木匠,还要好的瓦工、泥水匠、架子工,甚至将来还要找懂点看图纸、会点工程预算的人。”
“光靠咱西坪,肯定还不够精兵强将,你们可以从相熟的邻近几个大队也择优选拔。”
“我跟你保证,只要能进入我的工程队,我这边,可以想办法解决城市户口问题!虽然不一定马上是正式工人,但可以办城镇集体户口,吃商品粮!”
现场出现短暂的沉默。
因为大家伙都被震住了。
农业户口转城镇集体户口吃上商品粮,这在当下是一个农民不可能拒绝的条件。
但凡能获得此条件,就意味着一家人有机会彻底摆脱农村户口带来的诸多限制,进入保障和福利相对好的体制内。
“商品粮?!城…城市户口?!”
周铁镇“腾”地站了起来。
这两个词汇,对于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着工分和几亩薄地挣扎生存的西坪人而言,无异于一步登天的金光大道啊。
它的分量比刚才那四大件还重十倍、百倍!
连两万块钱都比不上这条件。
因为钱只能买东西,而换了非农户口吃上商品粮,意味着子孙后代身份的彻底改变。
对于西坪的农民来说,这是鲤鱼跳龙门!
当然。
现在的人怎么也想不到,让他们根深蒂固的商品粮和票证制度用不了几年就要开始土崩瓦解了。
别说农民想不到,城里的专家干部都想不到!
钱进看着众人剧烈的反应,郑重地点点头:“这事儿有难度,但我有把握。只要工程队办起来,挂靠有资质,路子我来趟。”
“那、那把我给带上啊。”一个队长立即举手。
还有队长举贤不避亲:“我弟弟行啊,他是个上好的泥瓦匠……”
钱进看向周铁镇。
这事还得周铁镇来拿主意。
巨大的狂喜冲击着他,但他毕竟是一队之长,短暂的激动后,立刻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巨大挑战和压力。
解决了户口,进了城,当上建筑工,这对所有队里的壮劳力来说,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
这消息一旦坐实了放出去,西坪以及附近几个村,怕是要彻底翻天。
争抢的头破血流绝对不是夸张!
钱进自然也想到了这点:
“所以,周大队,我的想法是:咱们这次招工,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拉人、凭人情面子。必须正正规规地来,公开招工,严格考核,择优录取。”
“简单的说,我们得立章程!”
“对!必须立规矩!按章程办!”周铁镇拍板一样大声说道。
随即,他又尴尬的问:“可同志们,这个章程该咋立?要考核?问题是考啥?”
周古立刻接话:“关键是人,咱大队里,二队的博海那一支祖传木匠手艺没得说,四喜还不是手艺最好、干活儿最细的。”
“三队铁能兄弟们的瓦工活干的扎实……”
一队长不满:“咋了,俺队里铁牛的手艺有什么问题?他是能干活,队里还要他开荒才没能去城里帮工,这事他是有意见的!”
其他队长跟着嚷嚷起来。
周铁镇一拳砸在桌子上:“钱主任还在这里,都别给我逼逼叨叨的。”
“这事是钱主任提出来的,后面也是人家钱主任办,咱听他的。”
一队长急忙对钱进赔笑:“是,钱主任你说吧,怎么弄?”
钱进说道:“这事我不搞一言堂,你们比我了解队里人的情况,咱们一起聊聊审核条件。”
“要我说,反正政治审查得过关,”周铁镇首先定调,“家世清白,历史清楚是第一条。”
“手脚麻利,人也要老实肯干,不能要那些偷奸耍滑、有偷鸡摸狗前科的,不能去城里给咱西坪丢人现眼!”
“技术考核是核心,对吧?”周古补充说。
“木匠不能光会钉个板凳腿,得能看懂简单家具图样,卯榫结构得精准,开料刨光要快稳准。”
“瓦工,瓦工好待得会砌一顺一丁、三顺一丁,墙缝直灰浆匀。泥水匠得能把墙面抹得溜光平整,不能坑坑洼洼。这需要现场考试,由老手艺人把关评判,钱主任你来坐镇监督。”
王小英说道:“还得有年龄限制吧?”
周古思忖着点头:“是,太年轻的经验不足,心性不稳。太老的体力和进城折腾怕受不了。”
“初步定个20到45岁?这样估计人就少了。”
可西坪生产大队和周边几个生产队、生产大队青壮年人口多,他们杂七杂八的数了数,在这年龄范围内,想报名的人也多得吓人。
钱进说道:“建筑工程队有年龄要求,但我还要给学校招聘几个老师。”
“像是老槐叔和四喜叔这样有手艺又能说会道的,可以去我们学校当老师,到时候一样给发工资,一样有城里工人那样的福利品。”
周古笑了起来:“说笑呢?他们还能当老师?”
“别说,五几年生产大队搞农校的时候,他们不还真干过教师吗?”年纪最大的五队长说道。
几个人齐齐看向钱进:“领导,你这不是开玩笑吧?”
钱进说道:“完全不是开玩笑,我是真要手艺精湛的老木匠去当木工老师,然后给咱的工程队源源不断的培养木匠。”
“要是泥水匠瓦匠各方面有好手艺人,也可以去当老师,这方面的人才,以后我们生产队需求量绝对大!”
他是要从零开始进军建筑行业的,从包工头干起,干到房地产开发公司!
看到他说的认真,一行人着实兴奋了。
“文化程度要不要考核?”周古犹豫了一下,面露难色,“要是考核就麻烦了,咱队里连个小学都没有,能写出自己名字就算不错的了……”
钱进摇摇头:“文化程度不是硬杠子,但识字最好,因为我会送他们去培训学校学习。”
“不过这次主要是技术工匠,前期能大致看明白图纸里给的简单尺码、说明就行。”
“那就给招工考试通知上做个说明嘛,同等技术条件下,高小或初中毕业的优先考虑。”一队长兴致勃勃的说。
“名额怎么定?”周铁镇问出了最核心的问题。
钱进沉吟片刻:“这次工程队初创,主要是为学校建设和下一步做基础。”
“木匠先招二十个好的,瓦工泥水匠招十五个到二十个,架子工再挑几个机灵有胆识的。加起来,大概五十人的队伍,凑成一个班。”
五十个名额!
这对于西坪大队几百适龄壮劳力来说,已经是惊人的数额,但放在西坪及其周围几个大队——比如东坳生产大队、石沟生产大队的壮劳力队伍里看,那也绝对是僧多粥少。
钱进最后强调:“这次招工消息,暂时别大范围扩散,就按准备年后进城干活的名单走,加上咱们认为有真本事的。”
“招工标准、章程我们先拟个草稿出来,后面公示几天让大家提意见。考核过程必须公开透明,铁面无私,招上的名单也公开贴出来。”
“周大队,这事儿你得顶住巨大压力,得罪人是难免的,但为了你们周家的发展、为了工程队的根基和以后长久发展,必须这样办!”
周古突然一拍额头:“劳动力进城啊,这可是大事,是不是得向上级单位说明?”
队长们脸色顿时板了起来。
公社领导怕是当不了家,得需要县领导来发话。
可县领导……
那是天大的官老爷!
钱进摆手:“你们放心好了,没事,一开始咱不是冲着城里户口去的,先是根据我们劳动突击队的需要去进行务工。”
“劳动力进城务工这有什么事?现在改革开放了,不比以前了,大家伙放心好了,只要咱们进城不闹事不搞事,老老实实干活、踏踏实实工作,准没问题!”
看他这话说的笃定。
队长们松了口气。
钱进继续给他们讲:“这事,现在出来的是个草案,你们别着急,事情没那么简单。”
“考核技术标准、考核流程,工程队纪律要求、安全制度、工资福利、违规处理办法,这都得需要出来具体规章制度才行。”
“所以大家务必沉住气,别给我搞的满城风雨,到时候要是消息传到领导们耳朵里,引得领导们主动来查这件事,那我可就没辙了。”
周铁镇立马伸手指向几个队长挨个点了点:“谁他娘给我走漏了风声,谁就自己滚蛋别当队长了,以后队里分红,毛都没有!”
队长们立马举手诅咒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