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四章 一曲满江红,尽是悲愤情 (第3/3页)
的一生浮现在自己脑海中,浑身气势瞬间变幻,悲壮凄凉,琴弦被轻轻拨起,音符骤然而出,顿时之间金戈铁马之声响彻整间教室,房间内不知何时弥漫着凄美的气息。民族英雄岳飞身着戎装,策马而立,身后整齐划一的岳家军,剑指北方,所向披靡,收复河山在望,可天不逐人愿,奸人妒忌,圣上猜疑,连下圣旨,逼其还朝,最终徒留遗憾。
随着一个个音符的蹦出,岳飞南征北战的画面缓缓呈现在众人面前,黄沙漫日,战场杀敌,无数华夏好男儿与敌人浴血奋战,刀光剑影,多少岳家军为了家国梦想埋葬沙场,刀可断,雪可流,故土不能丢,我所站立之处,便是华夏的脊梁。
后方的猜疑,孤立,最终却孤军奋战,带着长驱直入的岳家兄弟,后无援兵、粮草,岳飞不禁老泪纵横、仰天长啸:怒发(髪)冲冠,凭栏(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黄谦早已泪流满面,心中的悲愤之情无语言表,全身心的投入让他忘记了身在何处,不知不觉灵气灌于其中,那种昂扬而壮烈的气氛突破了房间的束缚,沿着教室向四周扩散,古琴所弹的节奏感越发强烈,听众的思绪不受控制的随之震动,四位评委早已全身心的吸引进去,仿佛化身岳家军中的战士一般,随着岳飞南北征战,家国的思念,战场的残酷,朝野的猜疑,种种情绪如同身受,如果说金巧云的演奏是听觉上的震撼的话,那么黄谦的表演则是返璞归真,直达人的心灵,时间越久越无法自拔。
休息区等待的考生也被这种直达心灵的琴声所感动,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家国情怀竟有如此的感染之力,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他们来说是幸运的,无法体验对战争的残酷和国家分裂的悲痛之情,此番黄谦用音乐的方式带着他们重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胜过千言万语的教诲。
一首曲子,一段故事。当最后一个音符跳动之时,整幅画面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留给众人的是惋惜与无奈,《满江红》它不仅仅是一首名曲,更应该是华夏儿女的气概与脊梁,告诫我们那段屈辱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