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七十四章 院线独立 (第3/3页)
叶天问道:“徐老……你有什么提议没有?”
徐可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叹道:“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来,不过我看古装片很有市场,我们可以试试。”
曾至伟嗤笑道:“别开玩笑了,我们东方娱乐怎么可以用古装片作为招牌,成本是一方面,影迷不喜欢才是最重要的,卲氏拍了那么多古装片,没有一部卖座!”
徐可辩道:“我说的古装片和他们拍的不一样,就像叶总拍的《黄飞鸿》!”
牵扯到叶天,曾至伟收敛嘲笑之意,接道:“这个想法还有些创意。”
徐可越想越觉得有搞头,进一步道:“我们东方娱乐可以开辟这个题材,从服装、道具、美术开始改革,创造出另一种题材影片。”
叶天笑道:“就叫时装片!”
武侠片、古装片已经没落了,整个80年代的票房冠军影片中竟全无古装片夺魁,而程龙的《师弟出马》已属民初装武打笑片,较之古装片的没落,时装片更在80年代逐渐分化出多个卖座的类型片种,包括贺岁片,如《最佳拍档》、《八星报喜》、动作片有《福星高照》《龙兄虎弟》、黑帮片有《英雄本色》,赌术片有《赌神》等,继而先后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刷新纪录,故纵观80年代的香港影坛,实质是借助时装片的号召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全盛风貌!
令香港电影进一步偏重时装片的因素很多,其中便在于80年代香港社会正由“现代化”向“国际化”迈进,但踏入80年代初,港产片仍以烂衫烂裤的民初功夫喜剧为主,故观众对时装题材的青睐也日益俱增,其后新艺城崛起,并借助海外班底与先进科技推出《最佳拍档》系列,本土时装片终于形成较清晰的“国际格局”,
叶天不可能顾忌到东方娱乐每一部电影,金手指也有用完的时候,只要跟随电影发展潮流,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以后东方娱乐照这个思路拍电影,绝对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