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第2/3页)
紧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未免散发出几分不合群的意味。
于当今这样一个人分三六九等的社会里,商人的地位本就不高,其中又属靠出卖自己来赚钱的群体最让人瞧不上。
同样的弱柳扶风、莺莺燕燕,勾栏里的姑娘卖的是肉身,乐坊的姑娘卖的是才艺,营生不同,这内里的构造自然也就全然不同。
没有姑娘们的花房,也没有那勾人沉沦的暗淡光线和呛鼻的脂粉味,芙香坊的装、饰走的是清新淡雅的路线,像是特意为了迎合客人们风雅的口味而布置的,三层的小楼,从上至下竟然没有半分不入眼的庸俗之处。
难怪能成京城第一!
但凡能把生意做好的,无不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客人分三六九等,兜里的银两分三六九等,提供的服务自然也分三六九等,同许许多多的酒楼、客栈等接客的场所一样,芙香坊一楼到三楼,不同价位,不同享受。
一楼二楼暂且不说,只这三楼,丁字布局,最前头置了一道巫山云雨的山水画锦绣屏风,足有一丈长,半丈高,架子是千年不朽的散发着幽幽木香的樟木所制,屏面是珍贵的云蚕丝织线一针针秀出来,那云、那雨、那山、那水,宛若真的一般!屏风前一架金丝楠木的卷云长案,其上除了一个水绿色瓷身的焚香炉之外并无多余摆件,显得空旷而大气;中间宽敞的空间既是过道也是舞场,朝两侧上了两宽阶之后便是待客席,不似客栈那般严严实实的一间房而是以雕花镂空的檀木板子代替了墙壁,又自屋顶垂下似透不透的轻纱,既给了客人私人空间又不妨碍观舞赏乐,每一个隔间的视野都是极好的。
虽说芙香坊今日关门歇业,但这悠扬的乐曲声却是自那紧闭着的门窗缝里钻了出来,少了平日里得喧闹,这曲声倒是格外的清晰悦耳,引得一众人驻足竖耳倾听,不乏有耐不住撩开车窗帘子探头寻声的。
当然,这些个变化,奏乐之人自然是不知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