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第3/3页)
参差不齐的黄梨木所制匾额,上刻一个“荇”字,刷上黑漆,若不看后首这雕梁画栋的院子和院门口这块匾额的取材,凭借这随意的不规则状态,颇有种采菊东篱下的田园风情。
听说这匾额是素元箴亲手所刻,在夫人肖氏过门前一日亲手挂上,取诗经里“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之“荇”,意寓夫妻琴瑟和鸣、恩爱永久、一世长安!
这是一个美好的期盼,而这二十多年来也的确是如此过的。
刚二月,太阳起的晚些,这会儿晨雾弥漫,晨风里还带了几分寒意,素婕外头裹了件水蓝色的百花镶狐狸毛薄披风,及地的长度,又宽大,走路间倒也就瞧不见脚步移动了。加之自小礼仪学得好,又当了七年的后宫之主,行走间双手叠放于小腹处,脊背挺得笔直,脚步轻巧接近于无声,穿雾而过,像是飘来的一般,若没有后首跟着的几人,怕是多少会有些吓人的!
一路走到荇院门口,伸出手来刚欲扣响门扉,门便“哗啦”一下打了开来,从这声音和速度就能看得出开门的人颇用了些力气,似乎还有些急躁。
素婕和那开门的小厮均愣了愣,而她停在半空的手还为来得及收回来,便瞧见一人脚步匆匆的迎面而来,甚至有些三步并作两步的急躁,定睛一看,那不正是素元箴,素婕的父亲么?
“父亲。”
赶忙侧身站朝一边,福了身子行礼。
素婕低垂着脑袋,急匆匆而来的素元箴原本是没有注意到这人是自己的掌上明珠的,直到她嘴里轻轻唤出那句“父亲”。
身形一愣,原本匆匆的脚步停了下来,侧头看着眼前这个性子沉静的女儿,眼神中交织着欢喜和苦痛,矛盾异常。
似乎他自己都没发现女儿从何时何地开始竟然变得这么沉静了。
“来给你母亲请安?身子好些了么?可用过早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