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第二儒术 (第2/3页)
湘箫要炼化、“澧沅潇湘曲”要修习感悟、力量提升迫在眉睫等等,都不是短时间所能完成。
边修行边炼化灵火,直到精神稍微疲惫时,谢影便坐在碧湖与八音琉璃竹之间,倾听天音,静看碧湖幻化,同时把中品灵器红尘青湘箫炼化入体,灵器级别及以上器物,便能炼化入体,所以为灵物。
古籍《山海经・中山经》记载:“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风,交潇湘之渊。”
这便是“潇湘”一词的最早来源,此后,“潇湘”一词广为流传,并不断赋予新韵义,作为美、诗意、多愁善感等情绪的象征。
而“澧沅潇湘曲”,便是因此而来,修行者基本要求便是要有美德、诗情、多愁善感。谢影虽然沉默寡言,不善交际,但自认重情重义,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也不是阴毒小人,加上穿越数月来儒学的熏陶,要求倒是面前附和。
箫,又名洞箫,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历史上亦称为笛,“横吹笛子竖吹箫”,即笛箫之间最基本的差别,不过功底深厚者,亦能横吹洞箫。
箫,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吹奏乐器,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箫和八孔箫之分,以“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两种类别。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后一,只是这个世界的箫都为六孔萧,八孔箫是地球世界近现代的产物。
以上便是谢影对“潇湘”和“箫”的理解,以谢影个人认为,作为乐器,箫携带最为方便,器物最为简单,是谢影最喜欢的乐器,而且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飘渺回味,适于吹奏悠长、恬静、抒情的曲调,最能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欢乐哀愁。
“澧沅潇湘曲”模拟澧沅浩淼,水势无常,变幻万千,共分九个段落:浩瀚澧沅、暗湍裂海、汹涌洪涛、白浪连峰、海啸翻天、浪海覆天、冰山化水、烈日焚海、我为澧沅。吹奏之间,便是种修行,只是突出心境感悟,对于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