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一章 儒修之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一章 儒修之法 (第2/3页)



    至于感悟,不管是佛门的佛法、道宗的道心、儒教的儒念、魔门的释放等,其实都是种提升感悟的方法,只是方法和宗旨不同,比如佛修信仰,道修自我,儒修真我,妖修自然,鬼修业力,魔修戾气等,每个修士的心性、际遇、环境、人生等各不相同,说不上孰强孰弱,这也是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整体来说,儒修还是略胜一筹,毕竟大千世界,还是凡夫俗子最多。

    公认的,天下间还是以道、儒、佛三教最强,而后还分有魔、妖、鬼、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次之修行之路。

    不过上古殷朝之后,道教元气大伤,儒教应运而生,迅取代了道教执掌天下。

    其实道教的真正称呼是“玄门”,道教始祖老子有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道,八荒**,天地乾坤间万生万物,都由“道”而生,循“道”而为,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只是开天辟地,人族衍生,历史记载开始,长时间由老子所执宗派、思想、道统执掌天下,便以万物之始的“道”自称,而后元气大伤,其他流派宗教纷纷冒头,方才有了如此多的流派、道统等。

    其中魔门主修魔种、道宗主修金丹、儒家主修丹心、佛家主修舍利子、鬼道主修阴神、妖族主修妖丹(这句可不是废话,很重要),后来者又总结三大流派为:儒重民、道重己、佛重缘。

    至于如今最为尊崇的儒家,总结为八个字概括:入世修行,言出法随。

    这个“法”,不只是指法术,而是指你所之言,天地响应,那就算达到儒修之路最高境界了。

    而过程,便是儒家最高信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个词,对应着四大境界,以这些儒修书籍所说,便体现在得失之争、家族之争、国家之争、道统之争。

    也就是所谓的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平天下而后立道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