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江阴故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九章 江阴故事 (第2/3页)

城之前他路过七里庙,便在墙壁上题诗:“事则万无可为,死则万无可免。”

    这一个主簿,一个典史,都不在品之列,属于芝麻绿豆大的小吏,但就是这二位倔强的小官,却掀起了一阵狂风巨浪,震慑了满清鞑虏一百余年。

    阎应元进城之后,统计兵壮,分派钱粮,他用兵若神,七月初进城,初十祭旗发令,接下来便战果连连。

    十一日,清兵攻北门,城之人拼死抵抗,箭矢如雨,清兵不敢前进,主帅七王爷大怒,命名上将率先上城,死了四了,伤了五个。七王爷亲自率军登城,被“霸王”刘耐所杀,跌下城墙,粉身碎骨。

    十二日,清兵仍攻北门,三万军队造了十条浮桥,度过外河,运云梯上城,另一清军王爷自持勇猛,登上云梯,被竹匠姚迩割下头颅,身体扔到城下。

    清兵抢尸,城上梆鼓齐响,砖头、小箭如雨点下,又毙伤千余人。

    城外清军索要王爷的头颅,阎应元不允。清军又表示愿意用银赎买,又将银两吊进城,命军士于城下哀号:“还我将军的头!”阎应元便包裹一黄狗头,丢于城外。

    直到敌将在城下苦苦哀求,方把头扔下。清兵拿了头回去,与身缝合,挂孝三日。

    到了十四日。阎应元见敌兵甚众,实在无可

    奈何,便招募体弱老者,诈降于满清,等待敌人接见之际,再引爆暗携带的火药。

    一时间烟火漫步,震响如雷,清军大帐之内尸横无数,其两名上将,一名王爷。当日,清军便三军挂孝,全营默哀。

    阎应元初到江阴,便在四日之内,连杀满清三个王爷,十余员大将。

    清军见攻不下城池,便一边调兵遣将,增援江阴城外,搜刮百姓的铁锅浇铸炮弹,一边派了一名投降的明朝将军刘良佐前来劝降。

    阎应元面对降将说道:“自古以来有投降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典史。”

    刘良佐惭愧而去,叹息道:“江阴人没得救了。”

    这时清朝贝勒博洛平定了松江,带兵二十万转战江阴,使用红衣大炮攻城,一时飞弹如电,江阴人便用身体抗击炮弹,有人胸背打穿,依然矗立不倒。

    城墙崩裂了五处地方,江阴人又将城的棺材都抬上城墙,填补毁坏。

    阎应元智勇双全,百计频出,诈降,火攻,夜袭,攻心,钉炮眼,装神弄鬼,声东击西……

    百姓也争先恐后,无一名贪生怕死之人,士兵不够,城妓院的妓女,监狱的囚犯也放出来帮忙。这些人为民族大义,无一人退缩,亦无一人逃城。

    虽然士气越发的激昂雄壮,但江阴缺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