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324章 大宋第一建筑大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324章 大宋第一建筑大师 (第2/3页)

拖家带口,孩子钻进城堡寻找玩耍之物。两位大人带领着市舶司部分属官登上了青瓦台的楼顶平台,一边欣赏园内的风景,一边介绍着别后地情景。

    “蔡元长已经重新回到了朝廷。担任翰林院臣子”,万俟咏喝着香茶。闲闲的介绍朝廷地动态:“据说他第一项主张是仿效成都府,印刷飞钱。称之为交子,也称之为交钞。据说户部的一赐乐业人正在设计票样。”

    世界第一纸钞就要诞生。

    在此之前。大宋各地也有飞票,但那都是商户之间用于结算的票据。甚至连赵兴设立地“银行”,其行的纸钞也只能作为熟识商人之间的结算凭证。它与其说是钞票,更像是银行票据。而交钞却是世界第一个由政府出面行地交易货币,所以它被称之为“世界第一纸钞”。

    说实话,在这个时代推出纸钞是一件极不成熟的事情,因为大宋目前没有预算制度,没有收支平衡概念,仓促推出纸钞,只会让纸钞成为一种掠夺百姓财富地手段只要开动印刷机,不管收支状况,只管印刷,而后以政府的名义用纸钞收购老百姓地劳动所得,伴随着这种无信用的莽撞行为,政府地信用也破产了。

    现在是秋末,杭州的秋天依旧有点闷热,这季节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地“秋老虎”,赵兴摇着轻罗小扇,淡淡的询问:“有没有可能,我们所管辖地地区抵制交钞?或限制交钞的流通?”

    万俟咏摇摇头:“若我们限制交钞,且不说符不符合朝廷法度,若是其他地方用交钞支付我们杭州的各项劳役,这岂不是其他地方用一片轻飘飘的纸,换去我杭州的财富。”

    赵兴又问:“可不可以让朝廷不要行交钞?”

    万俟咏一声轻笑:“大人担心什么,我们不也在推行纸币吗?最近南洋贸易越做越大,每船货物动则以十万贯为计,一贯铜钱有数斤重,若他们都用铜钱纳税,光那些铜钱都能沉死他们。纸钞便于结算,有官府作保,岂不比我们那票行更据信用,我怕阻止不了商人们用交钞纳税。”

    赵兴歪了一下嘴,回答:“现在是商业时代,我们推出的纸币由票行承担兑付,票行为了经营获利,自然会保证信用,而我等做出的票行联保,以及保证金制度,也能保证各票行有兑付能力,但朝廷呢,朝廷若是不兑付交钞,你找谁哭诉?”

    万俟咏沉思片刻,答:“若是如此,我南洋事务局现在趁着交钞尚未行,便抢先立下规矩,规定市舶纳税只能用铜钱,或三大票行的飞票纳税,对,是要抢先推出,免得蔡元长事后忌恨。”

    赵兴顺嘴又补充说:“朝廷惯例,市舶抽税是十中抽一,以货抵税,而后由官府变卖,这期间存在弊端,比如这次,返航的船一时太多,使得货价大跌,官府取十分之一货物,若遇一个贪官,那更有弊端,贱买贱卖,岂不把国家的税钱搬到自己的口袋。

    我们在广东推行统一结算制度,要求海外蕃商只能通过三大票行结算贸易,而后按贸易额抽税,这次我们干脆明确起来,今后所有的海贸事宜,都必须通过三大票行划账,纳税统一由三大票行结算,否则的话,便以偷税漏税计,罚没货物。”

    万俟咏拍手:“这法子好,我们用严防偷税做理由,海贸征税全通过票行结算,恰好可以杜绝交钞进

    此时,一队队歌舞伎走了上来,这队歌舞伎是赵兴下南洋的收获,她们穿着艳丽的印度纱丽,佩戴的金银饰极尽华丽,在软绵绵的印度音乐中,一个个舞娘扭动着腰,跳起了天竺舞。另有几名三佛齐戏子上前,给大家表演著名的印尼艺术瓦扬皮卫。

    瓦扬皮卫,传入中国后初称“皮卫”,后俗称“皮影戏”,或称“爪哇影戏”。在11世纪。这一艺术盛行于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地,并随大宋商人的脚步。逐渐传入中国。

    官员们停住了话题,观赏皮影戏与舞蹈,帅范无心观看这些。舔着脸问:“大人,你一去南洋数月,南洋情况怎样?”

    赵兴笑了一下。一指那些歌舞伎,回答:“我们占领了斯里兰卡。通向非洲已无障碍,但是我认为。现在进入红海,还不是好时机。所以,在南洋耀武扬威一番。便返回了。”

    帅范悠然神往:“斯里兰卡,宝石之国。那里的宝石很有名,难怪你们让大宋的宝石价格下跌了六成。”

    万俟咏在音乐的喧闹中插嘴:“大人,朝廷等待答复。”

    赵兴马上问:“这次我们能筹多少税?”

    万俟咏眼也不眨地回答:“虽然货物价格下跌厉害,但总的算起来,也有八十万贯地税收,今年开办费够了。”

    赵兴点点头:“这次我去南洋,取得了几片土地,将这些土地所在的地图呈送给朝廷,让朝廷出面售,也算是给朝廷增加点收入,此外,杭州市舶司的利润,上交十万贯。”

    在座地官员虽然在欣赏着充满异域风格的歌舞,但耳朵一直竖起来听着赵兴说话,赵兴说到这,一名七品小官服色的官员插话:“太尉,今年南洋事务局诸事草创,正是用钱地时机,上交朝廷十万贯,我怕衙门里修筑不齐。”

    赵兴转眼扫去,万俟咏赶忙介绍:“这是工部派来的督造使,李诫,字明仲。”

    赵兴马上直起了身子,郑重地拱手:“原来是李明仲,有礼了。”

    李诫诚惶诚恐的站起身来,还礼说:“不敢不敢!”

    赵兴马上又问:“李明仲地怎么样了?”

    李诫拱手,恭敬的说:“原本已经成稿,但下官不久前看了海事新闻报,那上面提了个问题,问罗德岛神像地合理高宽是如何推算出来的。下官想了许久,不解其意,此次特地讨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