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四章 黑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十四章 黑猫 (第3/3页)

的讲解,秦渊总算明白了世界的基本结构的奇异之处。他的世界观确实被刷新了。

    若说铀原子的衰变是完完全全的随机事件,也即是说,整个世界都是由亿亿亿亿个随机事件所组成。

    因为,衰变就是原子核里“随机”释放出其他基本粒子的过程。比如说中子。

    原子核里释放出一份中子,轰击其他原子核,释放更多中子,轰击更多原子核……反应链条不断延伸,就诞生了原子弹。

    至于衰变的原因,也可以说是放射性元素本身核素数量太大,而造成的不稳定。

    而组成常规世界的常规物质,它们跟放射性元素一样,也是由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只不过数量还小,所以处于稳定状态,不具备放射性。

    所以推广过来,组成常规物质的原子——质子中子电子,本身就是随机的,是不确定的。

    那么,组成世界万物的种种基本粒子,各种状态、位置、能量……也都是不确定的。

    然而,就是这些不确定的基本结构,组成了我们身处的这个“真实”、“确定”的世界。

    难道这还不够匪夷所思、不够刷新世界观吗?

    秦渊却想到了更多,他以前是学生物的,但是,对于生物进化的始端——基因突变这件事,他始终耿耿于怀。

    他完全无法理解,如果双链DNA上每一对碱基都是确定的,互相之间的搭配也是特殊指定的。那么复制过程怎么会有错呢?

    这就好像鼠标选定一段文字“A=C”,摁下Ctrl+C,然后摁下Ctrl+V,结果,新出来的文字却是“A=D”或者“A≠C”。

    这也太过离奇。如果不是电脑中病毒,就一定是系统有错误。

    但是此时,当他了解到了基本粒子的不确定性,他就明白了。

    姑且算是一种臆测的明白吧。

    如果组成碱基的碳氢氧原子时刻都在不确定中,那么谁还能确定这个碱基就是鸟嘌呤、那个碱基就是胞嘧啶……

    也许就在我们的身体里,时刻都有鸟嘌呤变成腺嘌呤,时刻都有胞嘧啶变成胸腺嘧啶。

    也许只错一个两个,还改变不了DAN的表达,但是如果数量累计到一定程度……或者有什么外因主动诱发这种错误——比如核辐射——生物不就突变了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