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海上迷失 (第2/3页)
看陆家祺,他穿了一条哈伦裤,上身是一件黄色帽衫。听到主任批评,陆家祺赶紧用手提起下垂到膝盖的裤裆,样子有点滑稽。
还好主任没有继续追究他的衣服,他话锋一转:“我像你们这么大做记者的时候,这些都经历过。”主任盯着窗外,外面落叶纷飞,尘土飞扬,有两只麻雀在斗殴。主任若有所思又像是自言自语,陷入了回忆。
“媒体的舆论导向有时很可怕,”他缓缓地说,“一件事,媒体能影响和创造一万个假象,真相会被埋葬,被扭曲,被冤枉。到最后,舆论会被误导,不得不认同那一万个假的。这种影响还会凌驾于宪法之上,多少罪不至死的人被媒体审判,舆论超越了法律,让判决失去了公平性。”
总结主任的话就是:媒体操纵舆论,舆论引导民众,引导有误,结果很可怕。
我和陆家祺回到办公室,祝宁和刘楠楠跑过来嘘寒问暖。
陆家祺说:“主任说了,你们这些精英良心都坏了。”
祝宁和刘楠楠正要哄笑,扭头发现主任已站在办公室门口,陆家祺赶紧佯装伏案深思状。
刘楠楠干咳一声:“主任,我给你倒杯水。”
主任“哼”了一声,背着手走了。
电视台播出火灾新闻后,网络各大论坛和各种自媒体平台上谣言四起,有人甚至说在火灾现场看到过灵异生物,更多的人开始谣传火灾背后的“模特二奶文化”。
王主任说得没错,舆论太可怕了。现在,只要发生灾难,就立即能跟腐败联系起来。不揪出几个“腐败鬼”怎么都不甘心。
一周后,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内外几十家媒体参加。
“初步判定是酒店丝绸展厅起火,有三十八人在这次火灾中丧生。”秦副市长抹着眼泪说,“事故是悲惨的,教训是沉痛的。”
市里随即处理了几个当事人,开始善后赔偿。
我感觉鹿城上空布了层阴霾,挥之不去,空气中隐约遗留着灰烬气味,提醒着人们有些生命在那场夜火中化为乌有。
王主任主持开了一次各频道新闻记者会,宣布我和闻言、陆家祺被评为新闻部优秀记者,要求记者们学习我们深入险境、烈火焚身的精神。
我们仨登上领奖台,领取一千元奖金,其他出现场的记者各奖励五百元,并发表获奖感言,陆家祺高兴得眉飞色舞,也不咳嗽了。
我上台发表了获奖感言:“其实有点惭愧,主拍摄的是闻言和陆家祺,我只是当了回烤鸡。还要感谢我那混进人民警察队伍的同学李军,要不然就算想自焚也进不了现场。”
会后,温良提议由他和我还有陆家祺做东,栏目同事聚餐。我因为和子宣约好晚上一起吃饭,就把奖金给了陆家祺,让他代缴我那份餐费。
那天中午到演播大厦开会时,遇见楚晴,她和闻言在走廊上对主持词,看到我经过,放下稿子冲我招手。
她马上要录节目,穿着主持人服装,化妆后的脸精致得像画中仙子,灯光下闪闪发亮的皮肤衬托着她的高贵。
“一直想当面谢你,今天刚出院,工作就来了。”楚晴扬了扬手里的稿子说。
我才想起上次车祸,就说:“你千万别当成一件心事,当时那情况谁见了都会帮忙的。”
“谁说的,当时看的人不少,帮忙的还真没有。”
“那可能是因为你漂亮,大家都以为是在拍戏呢,没当真。”
楚晴忍着笑,怕把妆弄花了。主持人都养成了职业素养,笑起来也端着。
编导站在远处大声叫她,她边走边说:“晚上一起吃饭,子宣做东!”
下班后,子宣开车带我和楚晴到滨河水上一家叫“海上迷失在1843菜舫”的酒店吃饭,这里主营粤菜和港式火锅。酒店处于滨河水中央,通过一座浮桥进去,也可搭乘挂着红灯笼油纸伞的小木船。只要敲一下岸边亭子里的铜钟,小船就来接人,泛舟河上别有情调。
酒店实际上是艘大木船,共三层,船身雕刻着“海上迷失在1843菜舫”几个烫金大字,甲板上立着几尊铜质仿制大炮,大船漂浮在滨河水上,像一艘迷失在海上的古船。
整艘船以仿古设计为主,船头有个迎风而立的年轻女孩,在演奏小提琴,乐声缓慢悠扬。走廊雕花木质墙壁上贴满世界各地照片,有法国海湾,马来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