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北犀园辩“礼” 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三章 北犀园辩“礼” 1 (第3/3页)

王子姬应侯,姜子牙嫡孙末传子,夭苟也恰是这个年纪。至于外族,被周朝给合并的蛮族里,也有几个王子、公主,年龄最大也不过十几岁,小些的也只五六岁。王族家的太子姬诵也近十七,他比胞兄唐叔虞长一岁,而兰嫔所生的姬邗叔则小唐叔虞半岁。

    相对众王子和公子们,诸公主、千金、女姬,又年龄偏小些,最长的公主应该是华贵夫人的女儿樱儿公主,马上就十六了,家学中,武木女也是这年纪,小一些的便是武矣定,她只有十五岁之多,宝珠公主、弯弯公主,蕊朵公主,这些公主年龄偏小。贵族千金中属冉美儿年龄较大些,也仅十七岁。

    李师氏因要筹备冬至王宫中优秀王子、公主的献技,原本“礼”学考较是要请出各王子、公主的母妃,由王后主持的,却因冬至日那天的盛宴,这里的“礼”辩,李师氏奏请圣上,周武王便让太子主持,四位师氏中李师氏担当主评判。

    家学中有一大间厅堂叫微堂,微堂布置讲究,上有列朝国君素像、传奇事迹,微堂四壁印有各家经典谨言名句,后一排木椅围成一个圆环,圆环约有十米宽模样,考较之人抽中考题,便在中间向众人解答。

    竹梆三响后,所有学子纷纷走入微堂。微堂宽敞,当初按百人入坐而建,现在家学、太子舍学中学子加起来不超过五十人,所以微堂中,更显空旷了。

    圆环外的椅子分为数排,前排接近圆环答辩之人,又与主考挨着,自是好位置。武矣定明白,自己乃亡国之女,很自觉坐到了后排,前排就座的,大都是王子、公主、重臣豪族子弟,居于后排的,多半与武矣定命运相同,乃失了国家和族人的、寄人篱下悲苦之辈了。

    “各位王子、公主、公子、女姬,刻学一年,冬结而至,今时逢大年,学业也得小结,今日辩礼,考较所学。很荣幸,今日为我们主持辩礼的,乃当今听政太子,我大周之储君姬诵,让我们击木以欢。”李师氏立于圆环中央,抑扬顿挫,缓缓道来,最后让大家敲击木梆,迎接太子。

    太子乃国之储君,亲临家学考较现场,全场皆毕恭毕敬,起身合揖,弯腰施大礼。

    太子袭一身浅紫长衫,细纹莽带围腰,足蹬暗纹皮靴,头戴镏金玉冠,昂首挺胸,阔步入室。只见他眸若朗星灼灼有神,唇若瑰蕊艳丽华光,齿若扇贝闪亮玉子。太子身后紧跟着洛尤、卫童,二人低首颔胸,双手平托,恭谨地为太子端着文案。

    “诸位,今日冬考,以礼辩之,在场十一岁以下者不在辩考之列,其余名册均在封签之中,不排名册,不论先后,抽到者,请作答。李师氏、晨师氏、午师氏、暮师氏,恭请四位师氏为大家判分”。太子口齿清晰,字正腔圆,右手一抬,请出了另外三位师氏。

    “冬至日近,此考较将决定尔等是否明日有资格参加冬至节驱疫盛宴,若能面圣,必是尔等福份。各位,好自为之吧!”太子说完,众学子习惯性敲击木梆,口中连呼三声“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以表认同。

    李、晨、午、暮四位师氏于上位落座,太子居于微堂主位,面前一张文案,案几上一个圆筒状的签盒,盒子里均是十一岁以上学子名单。太子于主位上站定,环视了一眼众学子,他气定神闲,伸手便去木盒中抽签。

    “二王子姬应侯。”卫童展开签牍,高声宣道。

    姬应侯已年方十七,比太子姬诵大了整整一岁,只见他着淡蓝色棉衣,头束玉冠,身材修长,朱唇饱满。听得唤他姓名,似成竹在胸,不急不徐走进圆环中,先向太子、几位师氏行了大礼,后又恭身向众位学子礼揖后,侃侃而谈。

    “礼者,我大周有五礼:乃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礼属天艺之道,与乐相匹。不学礼无以立。所谓‘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我大周为礼仪化民,礼仪来民,国有礼则有序,及有礼则和亲。”

    姬应侯落落大方,滔滔不绝,以“礼”的分类,谈到国计、民生、民养,只见他气势若兰,温文有度,一席话毕,向太子恭谨地行大礼,又向全场行礼,方退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