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7章 丰收高产-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67章 丰收高产-1 (第3/3页)

会的掌握之中。

    而[神农门]在春季蝗灾得到了控制之后所进行的春耕补种,作物在经过了这段时间的生长也迎来了第一次的成熟。

    经过联合收割机的高速采收,所得到的收获直接震惊了朝野!

    因为采用了后世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及肥料厂利用沼气渣、人畜肥,加工而成的沼肥、麦饭石等各种肥料的大量运用。

    再加上[神农门]各种不科学植物系法术的照料,大面积种植的稻米亩产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五石(300公斤)!

    这跟往年亩产不过七八斗,丰年也不会超过一石的收成比起来,简直就让人难以置信!

    更可怕的是,这还仅仅只是一季!

    这边前脚刚一收割完,那边[神农门]后脚就立马种上了第二季!

    竟然是打算在秋收之前再种一茬粮食,这么算下来岂不是一年亩产十石?

    要知道,今年可是罕见的大旱之年,又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可怕的蝗灾。

    而且[天工门]、[金融门]、[佣兵公会]等机构,还抽调了大量的人力投入了工坊、工程、灭蝗等领域。

    [神农门]实际上投入农业生产的人力还不足往年的半半成,却依然获得了如此惊人收成,这叫人如何能够理解?

    在大唐君臣和百姓看来稀奇,可说穿了其实一点都不神秘。

    无非就是提前大棚育苗,然后进行深耕细作、浓肥密植而已。

    有[天工门]的基建军团在,怎么可能不早早的为了预防旱灾,兴建“深挖井、广引水”的完善水利设施?

    所以旱灾根本就没有影响到[神农门]的农产作业,至于蝗灾?

    因为蝗灾提前爆发,又有劫掠突厥的收成,和水路运输南方粮源的支持,所以家里有粮心里不慌的大唐朝野。

    干脆放弃了今年关中地区的春耕,将人力和精力集中在了灭蝗和修建基础设施上,对于[神农门]的农产作业根本就没抱太大的期待。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