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柳巷口,自有佳人成双(三) (第2/3页)
是迎客楼的招牌掌厨,本姓为谷,师承淮远郡天香楼第一掌厨噎佛张门下,颇得其师真传,又能自创一派,着实有几分真功夫。却不知何故被杨大那厮给挖到了当时还门可罗雀的迎客楼去。也是这十来年,随着迎客楼声名大振,这本来的谷大厨也被人送了外号“鬼手”,民间还有种通俗的叫法叫“鬼抡勺”。就说这“鬼抡勺”吧,脾性甚怪,却有一套自己的规矩原则。所谓“食不厌精,脍(kuài)不厌细”,从选材,调味一直到装饰,出菜,中间大小细节就非得有他亲自过目把关,生怕有人砸了他的招牌。平日不常亲自动手,传闻有人为求其亲抡大勺而一掷千金,鬼手应下,更是细致,从前一天早上鸡还没报晓真真做到了晚间人定(又叫定昏,指晚上9点到11点)。又素少言语,那人为让他病重老母能尝到鬼手技艺,数次架刀于鬼手项上人头,当然,自是传闻也就莫要究其真或假,若换做旁人恐早已唯唯诺诺不敢再耽搁,可偏偏他就遇上了这么个规矩比天大的鬼抡勺,那鬼抡勺对他则是爱理不理,只顾着折腾他的菜。待到晚间出菜时,国色天香【4】--鬼手的招牌,八素八荤,八冷八热,八咸八甜,八浓八淡,八百里闻香,垂涎欲滴,他这才转身对你微微一笑。果真令人气愤无奈。尤其近年来,随着鬼手这手艺越做越精,那脾气也愈发的长得快了。但话又说回来,迎客楼能有今日的声名成就,鬼抡勺和他那破规矩也算是功不可没了。
随着傅婀话音落下,一声沉闷,笨重的雷鸣声便接踵(zhǒng)而至。原本艳阳高挂的天瞬时便集结了大片的乌云。乌压压的一片,早已覆盖原有的湛蓝。黑云压城,唯有道道白亮耀眼的利刃顺风劈下。
“嫂子喜欢便好。恩?怎么不见太子哥哥?”海湉四处望去。此时窗外已是哗啦啦的下起了倾盘大雨,忙有宫人去拉上珠帘,又掌上灯烛。
海湉虽是端妃所出,却从未参与党争,心思也不甚婉转。总归她与珂儿一般是个性情大方之人。傅婀心中略一思索,随即笑道:“太子近日心情不佳,倒是一直待在书房”。
“姐姐,我倒觉得太子这是乐不思蜀呢,书房内对酒当歌,美人伴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