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竹庐闲居 (第3/3页)
樊莲花听了,心里本不乐意,可念及师妹才刚好些,故此愿意再试,只假意嗔怪道,“好吧!平日里有什么事总由我出面去求师父,也没见你们感恩于我?”小祝荣二人见此,默然满意地微笑,只见她悻悻地出去了。
话说自兄长武闻过世后,武颂每日勤勤恳恳照顾老父亲的起居饮食,他老人家倒也精神逐渐好了起来。
岂知那日被虎舐弄之事,被乡民意外瞧见,更因湘寅虎不远而来,几次现身村宅屋外,迟迟不肯离去,连附近的孩子都好奇起来,又兼与那松阳镇店家的描述相勾联,于是“武颂降虎”的英勇事迹就被广泛流传了开来,指指点点,毁誉参半。
老太公很快便知晓此事,许是难过“丧子之痛”那关,硬是命武颂再去要了恶虎的命,父子间多日里几番执拗争辩之后,武颂凄然地跪地在前,噎声哭道,“爹!您就放过它吧!它毕竟只是头畜生,欠哥哥的命我来还...”
武老太公终于被这凄惶恸哭声所动,自知小儿向来赤诚仁善,便谅解了他,也幡然明白,人死终究是不能复生的,且闻儿并非被那恶虎撕咬至死,跟一头畜牲为难,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只要偶尔在山野间干农活,那湘寅虎便来附近陪着武颂,时而蹲趴凝望四周,时而可爱扑打蝶虫。武颂不时停住手中锄头,心有恻然,又暗含愧疚,终成会心微笑。
得知武颂打算收养这只猛虎,村里都人心惶惶,直说怕伤了孩子,几番合计后,只得带着它暂住于后山废弃的竹屋,以稍堵悠悠众口。
仍每日做饭洗衣,侍奉老父,晚上便托邻居照应,自己则回到山上的茅屋夜宿。
这天,武颂晒好了近日猎来的各类野味和小翠帮忙采摘的蘑菇,正坐在茅竹屋前无聊地把笙吹,闲趣得很,心境忽明忽暗,山下松林葱翠间,忽传来清朗豪劲的呼喊声,原来是武陵源的师兄弟们来了。
“大师兄,竹七、小峰,你们怎么来啦?”兴奋地奔下山去迎接。
“颂儿啊,我们这次下山是奉师父之命,襄助曾师叔他们共同对敌的!”大师兄蔡鼎右背包袱,手持剑,左手拍了拍武颂肩膀,豪迈英气地说。
“是啊!我们特意求了大师兄,才顺路来看你的,并吊唁一下你兄长。”竹七小师弟温和地轻言道,年少初长成,满身睿青之气。
“多谢师兄弟们挂心,我和父亲这些天都好些了。”武颂脸上满是诚挚的神情。
“武师兄,以前你总在我们面前以你兄长为自豪,这下节哀顺变啰!”路小峰平日乖张呆萌,向来嘴欠,这次也毫不留情。
武颂听了,虽早已习惯,仍气得咬牙瞪眼,“你个活宝!几天不见,皮又痒痒了是吧!”假装作势追打过去,逗得其他两人微微笑。
几人下山回村里武颂家,路小峰似乎想起了什么,又亢气地说,“师兄,方才我们拜访老太公时,发现你家里还有个妞呢!很正点的样子!说!是不是你的相好?”
“她叫小翠,隔壁村哑阿婆的孙女儿,善良热心,时常过来帮我家照顾一二,你个小色鬼,可不要想歪了,更不许打她主意!”武颂耐心地半解释,语带些许忠诫。
“我哪敢呐!”路小峰涎皮地笑笑,“还说不是呢,不然你碣石村这么多人,为咋只对你老爹好呢?”说着做了个鬼脸,走到前路去了。
家中堂屋内,武颂正陪着爹和几个师兄弟,坐在桌边喝酒吃菜,小翠端上了最后一道“姜爆兔肉”,也和大家围坐一起,边吃边聊,谈笑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