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失忆 (第2/3页)
人物,南北派系之争,必定又是一场风雨。牟诚华在这个时候出手,把小易的过去挖出来,其实根本不在于想要加重给小易定罪的砝码,只是让他失去战斗力而已。”
南之君眼里是掩不住的疲倦:“树欲静而风不止,小易一颗赤子之心,何曾想过要和这帮魑魅魍魉较劲?”
顿了顿,南之君看向凌俐,缓缓地说道:“小凌,你对小易的了解,还在他三十岁以后的岁月,大概认为他天生是跳脱、做事不顾后果的性格。如果我告诉你,十二岁以前的小易,敏感、乖巧、细腻又可爱,你大概不会相信吧?”
凌俐愣了愣,下意识回答:“怎么?”
南之君和田正言对望一眼,之后带着点喟叹:“我说的都是真的,十二岁前的小易,不仅是远近闻名的神童,还礼貌温和人人都喜欢,他最特别的地方在于有着超乎寻常的细致的观察力,总是能第一时间察觉别人真实的情绪,还有异乎寻常准确的第六感。也正是因为这个特质,所以那一件事,让他格外地痛苦。”
凌俐心口紧了紧,她知道,南之君怕是要向她交代,今天在庭上被对方律师搞突袭、想要用来证明南之易心理变态的那个案子。
南之君长话短说,但交代清楚十几年前那场案件,还是花了接近一小时。
简而言之,就是南之君因为一件案子的判决,被败诉的两个当事人盯上。
案件宣判后,当事人来他的宿舍找他。那时候的南之君年轻气盛,言语之间和当事人起了冲突,他被携刀而来的当事人,从背部捅了一刀,伤及肺部,当场就休克昏迷。
恰巧在那个时候,放学的南之易来找哥哥,目睹凶案的发生。
凶手捅伤了南之君之后,害怕恶行被暴露,当时也杀红了眼,于是拿着刀撵着南之易,想要灭口。
南之易以十二岁的年龄和两个穷凶极恶之徒周旋,最后是利用了吊扇的故障脱险。
然而因为那件事出事的不只两个人——杀人以后,南之易可能因为现场太过血腥,他本来就丰富的感观受到的刺激过大,情绪出现了问题。
学术上的用语是——精神疾病。如果拿民间通俗的说法就是,这孩子,失心疯了。
当时国内的精神科疾病治疗刚刚起步,南家不可能把儿子送入精神病院让他渡过余生,而南之君更加不可能,让救了自己的弟弟成为一个疯子。
他痊愈出院后,带着南之易几乎跑遍了日本、香港和德国寻找名医,最终是找到了在催眠方面颇有建树的大师,冒险用深度催眠的方法,让南之易暂时忘记了那段事。
但当时医生就说过,他从来没有做过如此长时间的催眠,而且,即使这一次成功了,南之易却始终还是会记起来。
最关键的是,医生也不知道病人记起回忆之后的后果,是又疯掉了,还是因为心智成熟了能承受住往事。
而且,催眠的副作用很快就体现了出来——南之易从一个敏感、细腻、乖巧的孩子,变成了桀骜不驯、让人头疼的问题孩子。
换言之,催眠后的南之易,是和原来的南之易完全相反的个性。
后来的南之易,因为状态不是太合适上学,所以请了家庭教师来教他,也就是陆冬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