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九章 初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八十九章 初探 (第1/3页)

    一提到正事,凌俐不由自主挺直背脊,在脑海中默默捋了捋案件脉络,开始认真回答。

    案情其实也算简单,就像南之君那天说的那些。

    位于海东省的山崎种业公司,三年前和位于琼海省的华易高科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由华易高科提供“品优千号”的稻种转让给山崎种业,由山崎种业繁育推广。

    之后,因为市场策略得当,“品优千号”推广得很顺利,在两湖、岳西省,种植面积达到了两万公顷,也给山崎种业带来了巨额的利润。

    这三个省,在地理位置上正好处于不南不北的位置,南北种业的沟壑不那么明显,大家都各有市场。

    前两年,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到了去年,“品优千号”大规模减产、绝产,上万户农民受到影响,反应很大,甚至出现了极端的事件,导致出售种子的山崎种业分公司被砸,冲突中还有人员受伤。

    再之后,为安抚受减产影响的农民情绪,山崎种业当时一共赔偿给农民接近五千万。

    对于这样一个事件为什么会和南之易联系起来,则要从当初提供种植的华易高科说起。

    当时一听这公司名字,凌俐就知道,多半这个“易”字,和南之易有关。案卷材料也证实了这一点。这个公司,是五年前南之易入股过的。

    只不过,南之易是靠技术入股,后来一个人撑起一个科研团队,负责研究培育新稻种,而当时主要的工作,就是改良“品优千号”。

    “品优千号”的培育过程,在交到南之易手里之前,实际上已经培育了十年之久,辗转流转到华易高科手上。这是国内很少见的粳籼杂交稻种,产量高、口感好,有着广大前景,技术却不成熟,南之易当时攻坚的,主要就是“品优千号”高温下结籽不好的问题。

    南之易加入团队的时间倒是不长,可那短短一年的时间,稻种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之后成功通过国家审批上市。再之后,稻种转让给了山崎种业。

    三年前,将种子转让给山崎种业以后,华易高科公司就停止了经营,另外两位股东,一位因病去世,一位移居海外。

    所以,当“品优千号”绝产问题暴露出来的时候,山崎种业找上了国内能找到的、这好大一个活靶子的南之易。

    说到这里,凌俐皱了皱眉:“可我觉得事态没那么严重,退一万步说,就算南老师是股东应该承担责任,可他只就出资额承担有限连带责任,不可能要赔到两亿。山崎种业看不到这一点吗?”

    山崎种业的诉请里,除了赔偿给绝收农民的五千多万以外,还算上了名誉损失一亿五千万,其中累计了十多项名誉受损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头是公司因为受到绝产风波造成的股价下跌。

    姑且不说这个股价下跌能不能计入名誉损失,就算是法官脑子进水全部给计入赔偿金额,可是,华易高科不复存在,鞭尸都鞭不到,而南之易只是华易高科的股东之一,他仅就自己的出资额承担责任。

    南之易当时以技术入股,占一千万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所以,他最多只用赔三百万。

    这就是最让凌俐想不通的地方。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讲个成本问题,这全赢也就拿得到三百万的官司,先不说硬生生把标的额提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