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X (第2/3页)
敢向那金原一样,给木莲华狠话。垂头丧气的离开。
一时间,戏院里的气氛有些压抑。
毕竟有好些都是老会员了。认识人很多,这些人都或不满或恨其不争或悲哀的看着他们。
甚至有得知道自己要重新被审查,那这两年做过的一些事就会被翻出来,咬牙切齿,丢了手边的茶杯砸了过去,“希望你在另一边儿能好好的!”讽刺语调十成十。
有人开头,就有人附和,一时茶杯果点乱飞,朝着那些人砸过去。
木莲华脚下动了动,站久了,腿有些涨。
拍了拍手,阻止大家再继续扔下去,“好了,再丢一会儿可得自己打扫。”
“扫就扫,好久没干过了,正好再熟练熟练。”有人接话,手下丢东西的动作不停,甚至连别人的也抢了过来。
木莲华瞧着,一言出,投打更激烈的众人,叹了口气。
金算盘拨弄了一下算盘,问道:“莲夫人你都是从何得知这些人的底细的?”
木莲华眼睛落在了他手里的账本上,道:“账本最后一页有一笔新添上去的花费。摘要写的是叉x。你看到了吧?”
“当然,高达五百万。啧啧~”金算盘咂舌。刚才他和昆正都看着这笔帐而惊滞。不过想着木莲华肯定会解释,便没有当场说出来。而他这一问,也正是这个意思。
木莲华走过去,小声笑道:“以后每年都会有至少五百万的支出在这个x上。但是这个是不能被其他人知道的。所以刚才你们没有说出来,我很庆幸,不然非得引起众怒不可。”
“哦?”昆正好奇了。
金算盘从来只看得到钱的眼睛也飕飕闪着精光。
木莲华眨了下眼睛,似开玩笑道:“那是给风语楼的钱。刚委托了风语楼,对每个会员进行了调查。并针对不轨的人进行近一步的取证细查。最后交由我或者执法组裁决。”有了风语楼,以后她离开也会放心些。
听完,两个人的背脊同时寒栗了下。
风语楼!
竟然请了风语楼来监视,这得多大的手笔!风语楼也不缺钱,请他们出马不知要何等代价。而这区区的五百万根本就不算什么。
“执法组,回头我会专门找些人负责的。而且以后莲商会也不单是大晋皇朝一个国家的人,还会招纳其他国家甚至整个天下的诚义之商入会。人会越来越多,总会有监察员忽略的地方,还有人心易变,这些都是必要的。”木莲华点到为止,不再说了,由着两个人震惊回不过神。缓步回到了戏台上。
用力的拍拍手,大声道:“接下来”
这次众人终于安静了。不过,也该安静了。那些被逐出莲商会的人都已经被镖师带出去了。
“接下来,开始决定开年会的时间。第一次年会,定名……年华,由本夫人亲自操办。”木莲华也颇有些兴致。已经好久好久没有筹办过宴会了。这次她也有些手痒了,想要好好举办一场年华盛会。
如火如荼的讨论开始了。
木莲华下了戏台。
桃翠把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次的温水递上,抱怨道:“奴婢的夫人,您站的太久了。”
“呵呵,这是我该负责的,没事儿。对了,可让顺昌酒楼的老板娘准备了?一会儿投完票就把人招呼过去吃饭。”
桃翠点头,“已经说了。老板娘一听要招待莲商会的会员,激动地快疯了。让人又是打扫卫生,又是准备燕窝参翅,恨不得按宫廷大菜给备上。”
“不用,就大锅饭就成。没跟她说吗?”
“奴婢有。但她说都备着,还说怕有人吃不了荤也做了素的大锅菜。”
“本想让她轻省,得,这下更忙活了。”
……
等大家商量好了日期,果然没有一致通过的。
木莲华看着手里几个呼声最高的日期,九月三十、十月初十、十月二十二、十一月十一、十二月十八。
唇边不由的露出了笑容,都是很靠后的日子。她毕竟还要分娩坐月子。一群大老爷们儿,难得心细?呵呵。
其实她倒是很想要在七天后就举办,五月十五,在前世现代这一天按阳历算,是世界商人节。可惜时间太短了,而且什么都没有筹办。
木莲华让人把已经准备好的木箱子搬上了戏台。
箱子上有一个洞,正好一拳大小。
“好了,老规矩。五个日期里,挑出一个票数最高的。”木莲华笑道。
众人都应诺。
木莲华把自己写好的十月初十投了进去,求个十全十美。
后面也各有所投,有得甚至投自己爱子的生辰,自己的生辰。不按规矩算是弃权票。倒也和乐。
最后木莲华的十全十美没有得高票,因为十月十五就是下元节。大家毕竟都是商人,正好在筹备货物,得了高票的是十一月十一。
木莲华看着‘光棍节’无语……
不过既然已经选了,她也同意。
之后招呼众人前往顺昌酒楼去吃饭。看着大锅饭,结合着在戏院里发生的事,大家都懂了木莲华的意思。
只有相互融合,每一种材料都贡献出自己的味道,美味的大锅饭才能做出来。任何一种不出味儿或者出过了头都会毁了这个大锅饭。恰到好处,又都融合在一起才能有美好无与伦比的味道。妄想出锅者,也只有被丢到垃圾桶或者掉进火里的下场。
吃完饭,大家又都陆陆续续去了木莲华的店里。
参观着摆放恰到好处,静雅舒适的莲记……昆正难得不正经一回,张口道:“今儿店里的东西,老夫全包圆儿了。”
金算盘瞪着昆正,“你这就过分了,大家来趟明城不容易,都想带点儿纪念品回去,你这全包圆儿算什么意思。不行不行!”
木莲华笑骂,“呸,什么纪念品。这些宝贝,你们谁缺?我这还是从你们那里进的货。一个个的都别动,明儿我还要正常营业。”
这些商人多数富有,偶有现下穷迫的魏冬生之流,也张口借钱买东西。没多少,千八百两的,也都借的。再说木莲华已经应了,会里会借给他钱,晓得他东山再起也只是时间问题。甚至有人对魏冬生道,钱不用问会里借了,三十万他借他。不过,魏冬生没有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