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一章 徐真无为使团受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五十一章 徐真无为使团受难 (第2/3页)

心忡忡 得到二李真传 又参加过数次大战役的他 又岂会不知军心可用之道

    兵书上扭转军心 积攒士气的谋略有很多 徐真得了李勣的《阴符机》之后 也不敢坐拥宝山而不知用 每有空闲必苦心研读 如今之时势 正好用來验证兵法

    骆弘义自觉已经跟徐真撕破了脸皮 只能投于崔氏的门下 死心塌地与徐真为敌 当即吩咐亲信暗中授意 拒不配合徐真的工作

    大敌当前还要私底下搞小动作 这种事情绝非一方刺史所能做出來的 特别是骆弘义这样的老刺史 为政一方多年 到底对这方土地有着感情

    可崔余庆在旁挑唆 若徐真成功守住庭州 必定会再次崛起 到时候骆弘义非但无法保住刺史之位 更有可能就此落马 晚节不保 终结了自家的仕途

    对于骆弘义而言 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一件事情 他宁愿庭州失守 反正等大唐的大军一到 必定能够将贺鲁军给打回去

    虽然这样一來 庭州会遭受极大的损失 他苦心经营起來的富庶民生会严重倒退 但起码庭州还是他做主 今后一样能再次富庶起來 可如果徐真再度崛起 这庭州就会易主 他骆弘义只能惨淡收场 那陷落两县的三千条人命 足以让他万劫不复

    决心已定 骆弘义终于跟崔余庆穿了同一条裤子 虽然他们无法插手徐真对军务的管制 却能够左右后勤的供给 只要在这点上面给徐真上一点眼药 临危受命的徐真又岂能顺风顺水地掌控一州军马

    可出人意料的是 接了圣旨之后 徐真却毫无建树 整日神龙见首不见尾 连军营都不去巡视 底下的军士越发沒了底 整日人心惶惶 毫无战意可言 这就崔余庆和骆弘义是又疑又喜了

    庭州折冲府都尉王武魁乃王氏大族出身 太原王氏乃千古望族 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

    前至秦朝名将王翦 汉时王昭君 乃至于王莽 以及三国时的王允 皆出自于太原王氏 可谓根深蒂固

    世家大族多出英豪 然大部分都凭借着极为深厚的世家积累和底蕴 往文官的方向走 少有成名的武将 当然了陇西尚武 陇西李氏多马上建功的虎将 且不看当今李唐天下 正是陇西李氏的昌盛之期

    王武魁少时不学无术 好结纳绿林游侠 被族中长老多为排斥 然则他深信堂堂七尺男儿 功名但在马上取 又岂能故作娇贵去附庸风雅 每日做些无病**之事 于朝堂上与人勾心斗角

    其人豪迈好战 恨不得马上领兵收复已经沦陷的金岭和蒲类二县 哪怕无法收复失地 起码也能杀伤徐突厥狼子 好教这些蛮人知晓大唐天军的厉害

    他素闻徐真之鼎鼎大名 军中之人又有哪个不艳羡徐真这数年之间的际遇

    然而徐真这段时间在庭州的作为 实在让他有些失望 自觉徐真名不副实 顿时心灰意冷 这并非只是他这个折冲都尉一个人 军中大部分战士都这样认为

    又过了两日 仍旧沒有徐真的消息 王武魁心头愤然 酒后大骂道:“他这是要将我庭州拱手相送不成 他既不管不顾 咱们就自己练兵 堂堂一府兵马 就算沒了他这个大总管 咱们也不能丢了大唐军的威风 ”

    王武魁性格豁达豪迈 又**惜士兵 颇得人心 虽然太原王氏与博陵崔氏同样为高门大阀 然而山西山东两大势力也在暗中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