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崔氏翘楚恶计顿生 (第2/3页)
厌恶的人 这其中 未尝沒有崔氏在煽风点火
崔余庆乃崔氏的青年领袖 自然对徐真拥有着与生俱來的抵触 于是当骆弘义找他商议对策的时候 他第一个念头就是 一定要趁机将徐真拖进來
徐真逆转吐蕃局势 在吐蕃搅动风雨 成为吐蕃国师 拥有数十万信众的事迹 早已传回了大唐 听说当今圣上亲自下旨 让徐真归唐來接受封赏
虽说国师只是一个宗教虚职 然而徐真乃大唐军方的砥柱 哪怕被外放到吐蕃充当使者 也不该接受吐蕃的国师册封 此举激起了文官集团的强烈抗议 认为徐真不忠不义 有叛国之嫌
而对于军方的官员而言 徐真此举就如同当年一人灭一国那般 乃智勇双全的无双帅才之举 非但沒有文官集团所言那般龌蹉 反而增长了大唐威风 让吐蕃对我大唐更加的敬畏
李治想要摆脱长孙无忌的干涉 出了慕容寒竹这一支世家力量的代表之外 自然少不了军方的支持 慕容寒竹早已探听到李治的心意 此次将徐真召回国内 正是李治想要重新启用徐真 让徐真接替李勣 成为军方第一人的前兆
这则消息送回崔氏之后 诸多崔氏弟子纷纷献言献策 然而却沒有任何妥当的办法能够阻拦徐真归国 亦或者扭曲徐真在李治心目中的形象
是故 崔余庆自然而然地就想到 这是他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若能够让徐真栽在这里 那他就能够替慕容寒竹解决掉徐真这个唯一的遗憾 沒有了徐真 李治只能对慕容寒竹言听计从 这才是他们这些千年大世家所期望看到的结果
一旦自己拿下这件泼天大功 今后的仕途再无阻碍 他就能一跃成为氏族娇子 与自己的偶像慕容寒竹并驾齐驱 甚至能够赶超自己的偶像
想起这种种美好的憧憬 崔余庆整张白脸都红润了起來 骆弘义只道崔氏皆为多谋善算之辈 这崔余庆虽然年纪尚小 然前番也是奇策百出 对地方治理颇有建树 以为这小子又在思考对策 是故并未出言打断
崔余庆沉吟了片刻 智珠在握地朝骆弘义献计道:“使君可曾记得正月里那件事 ”
骆弘义闻言 双眸顿时一亮 喜上眉梢道:“余庆之意莫非让老夫故技重施 ”
崔余庆的提醒 不由让骆弘义回忆起正月里那件事情來 他们之所以确定徐真的情报是真的 完全是因为阿史那贺鲁并非老实之人 早在永徽二年的正月里 这老小子就在庭州蹦跶了一回
当时阿史那贺鲁已经被朝廷封为左骁卫将军、瑶池都督 其颇得人心 招集离散 庐帐渐盛 初时听闻太宗驾崩 自以为时机成熟 想要趁机叛乱 谋袭西州与庭州
恰好崔余庆刚來庭州任职不久 一直在暗中运营 想要将崔氏的根基打入庭州 将崔氏的势力渗透到庭州之中 好控制这个西域路上的要塞
崔氏的势力很快扎根下來 并组织了大量的商队 出关贸易 往來大商尽皆为世家势力 他们将野心勃勃的阿史那贺鲁的计划给窃取到 送回到了庭州來
崔余庆为了得到骆弘义的信任 将这个情报送给了骆弘义 后者连忙上表言之 其时李治刚刚上位 内忧外患 实在无力征讨 就命通事舍人桥宝明抚慰劝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