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徐真被迫出使吐蕃 (第2/3页)
得泥婆罗和吐蕃骑兵 荡平天竺的徐大将军 ”
吐蕃使者此言一出 诸多藩外使节也是纷纷投來目光 一看果真是徐真 顿时欢呼雀跃 纷纷前來敬酒
真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大唐官场之人虽然对徐真是又羡慕有嫉妒 可在大唐以外的地方 徐真之名却早已开枝散叶 传遍了四野
在西北吐谷浑等诸多部落之中 直至今日仍旧传颂着徐真阿胡拉之子的传奇神迹 而在东北 高句丽、室韦、靺鞨乃至百济、新罗等扶余诸国 徐真的燧氏蒙神子之名更是如雷贯耳 高惠甄成为了神女之后 借助燧洞殿的势力 更是将徐真的形象塑造成了行走于人间的真神
而在遥远的西域 徐真一人灭天竺的事迹 加上正统祆教神使的身份 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这些个藩外小国依附大唐 不过是为了国家的发展 可他们还是拥有着自己坚定的信仰 在信仰这件事上 他们素來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听到大唐皇帝陛下要任命徐真为吐蕃使者 纷纷朝吐蕃使者投去羡慕的目光
吐蕃使者也是与有荣焉 因为当初徐真荡平天竺之时 吐蕃还借了二千骑兵 乃是这一绝世壮举的见证者 也是参与者
见得诸多藩国使节那羡慕的目光 吐蕃使节顿感脸上贴了金纸一般荣光 对李治是感恩戴德 好一番颂扬 并信誓旦旦地表示 一旦回国 必定奏请赞普 加大來年的朝贡和两国之间的商贸往來
李治本不愿徐真离开 然而长孙无忌已经开口 而吐蕃使节又如此欢喜 徐真虽然沒有官职在身 但一身荣勋 前往吐蕃加封赞普的郡王头衔 也是相当妥帖 却是沒有合适的理由
加上群臣好不容易见得徐真这个可怜蛋子出來顶下了这苦差 纷纷出声附议 根本就轮不到他李治反对 此时的李治再次感受到孤家寡人 权力被架空的苦涩滋味 心头懊悔不已 却也只能强咽下了这口苦水
徐真回到府上之后 心情大好 连忙唤來府中跑腿 将阎立德等人都召到了府邸 与他们细细嘱托一番 将剩余的图纸全数交托给阎立德 又与众多好友大醉了一场 权当践行送别
朝廷筹备赏赐吐蕃的物资并不需要太久时间 但招募工匠却需要好几天 徐真也加紧了时间來处理善后事宜 又到了李勣府上去辞行
或许旁人看來 徐真像是破罐破摔 自暴自弃 心灰意冷 想要告别大唐的朝堂官场 然而李勣是何等人物 知晓长孙无忌这般专权跋扈 必定不能长久 徐真此时外出避一避风头 确实是明智之举 当即旁敲侧击的鼓励了一番 点到即止 但徐真却是心领神会 二人相谈甚欢
李勣又将一些出使外国需要注意的事项都说予徐真知晓 面授机宜 好生提点了一番 这才放了徐真回去
诸多事情都准备得差不多 该交代的也都交代妥当 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題 那就是李明达
“來人 将如眉姑娘请到我房里來 ”
徐真轻轻放下毛笔 朝门外守候的下人吩咐道 不多时就进來一个面容清丽 身材颀长高挑的青衣女子 此女名曰如眉 乃宫中女武官 为了方便徐真与李明达沟通有无 特地留在了徐真的身边
似徐真这等英雄人物 女武官如眉又如何能不动心 是故心甘情愿在徐真身边侍奉着 徐真也不敢真使唤这位宫中女武官 敬若贵宾 却不敢动了旖旎想法
听了徐真吩咐之后 如眉很快就入宫禀告 不多时 李明达就匆匆忙忙离开了淑仪殿 往甘露殿而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