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一代名相寿终正寝 (第2/3页)
丢的距离
而程知节的庶子程俊 也如愿进入了东宫 成为太子通事舍人
此举再次让老臣子们看到了圣上的恩宠 朝堂之上再无怨言 臣子们越发鞠躬尽瘁地辅佐李治处理朝政
李世民的身体得了徐真的桑拿版洞天福地的驱毒疗养 晚年服丹积攒下來的毒素慢慢排泄了出去 身体越发硬朗起來 整个人也恢复了精力 可他并不打算插手朝政 仍旧由李治代为处理
他得以更专注地去处理一些私下里的事情 他的身体虽然好了 然而房玄龄却病重了
房玄龄出身官宦之家 年少有为 于乱世之中投靠李世民 辅佐唐王 运筹帷幄 安定社稷 精诚奉国 可谓居功至伟
他乃是当年玄武门之变的主要参与者 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五人并功第一 圣上继位之后 他就已经当了中书令 贞观三年又为尚书左仆射 十一年封为梁国公 到了贞观十六年就已经取得了司空的至高无上荣耀
他在李世民的秦王府中十多年 一直掌管军谋大事 负责管理文牍 每逢书写军文奏章 停马可成 简约而义理丰厚 甚至连草稿都不用打 连高祖李渊都对他赞赏有加
诸如张亮、薛收、李大亮 甚至被誉为“聪明识达 王佐之才”的杜如晦 都是他房玄龄推荐给李世民的 杜如晦而后位列卿相 与房玄龄合成房谋杜断 可见房玄龄知人善用又忠心为主
据说李世民还是秦王之时 每次攻灭一方枭雄 军中诸人都在全力搜刮珍宝财物 唯独房玄龄率先拉拢人才 将富有谋略和骁勇善战的人都安置于幕府之中 私下结交 共同为李世民效力
到了贞观年间 房玄龄为相十数载 深得朝臣**戴 已然成为公认的大唐股肱
他的女儿乃韩王妃子 儿子房遗**尚了高阳公主 显贵之极 然而他却低调之极 不敢在人前炫耀 贞观十八年 圣上第一次亲征辽东 他和褚遂良是拒绝的 但最终还是让长孙无忌随圣驾出征 自己留守京城
李治和李泰争夺嫡位皇储之时 房遗**和柴令武差点深陷其中 若非房玄龄从中阻挠 这两个小子说不定早已被流放了
如今他病重 担心的却仍旧是征辽之事
李世民亲自到府上來探望他 派名医刘神威为其治疗 甚至每日供给御膳 让这位老臣跟自己吃一样的伙食 房玄龄自是感动不已
在他的心中 李世民仍旧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主秦王 哪怕身体不堪 却仍旧野心勃勃 想要看到大唐征服四海八荒 他也一如既往的想要替李世民看守着后院 处理诸多麻烦 收拾烂摊子擦屁股
可他终究还是老了
李世民看着病榻上的房玄龄 不由伤感大哭 房玄龄却对他说:“如今天下太平 只是圣上接连东讨高句丽 此乃国之隐患 圣上含怒意决 臣下莫敢犯颜 若我知而不言 只怕会含恨而死啊.”
李世民感动万千 对陪同在一旁的高阳公主说:“他都已经并未将死了 还能担忧着我的国家 又有哪个臣子如他这般.”说完不由落泪
回到宫中 李世民遂授其子房遗**为右卫中郎将 房遗则封为中散大夫 让他能够在有生之年 看到两个儿子人前显贵
非但如此 李世民在朝堂上说起这事 群臣不由感动肺腑 不过他想起徐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