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二章 冲撞司徒接济敌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二章 冲撞司徒接济敌军 (第2/3页)

是点头答应了下來

    “感谢郡王仁** 我替安市城的同胞 谢过郡王 ”

    这一次 杨万春带着十分的敬意 给高仁武深深地行了一礼

    高仁武坦然受之 而后又提议道:“为避免双方军士再引冲突 可否让城中民众出城接粮 ”

    面具骑士下意识按住了刀柄 杨万春眉头也皱了起來

    看着杨万春久久沉默 高仁武也不由摇头轻叹 徐真适时用高句丽语说道:“我大唐上邦 素來正大 两军交战 从來与民无害 城主若信不过我大唐军士 那就算了 不过嘛 某觉着将军应该征询一下民众的意见 毕竟关系到这些人的生死…我会留给将军半日时间 过了时辰 就让我们再堂堂正正的厮杀好了 ”

    杨万春听闻徐真一口不甚地道的高句丽语 反而用纯正的唐语问道:“敢问将军名讳 ”

    “吾乃大唐左骁卫将军徐真 ”徐真略微抱拳道 高句丽贵族皆以说唐语着汉服为荣雅 杨万春起初也是荣留王信得过的心腹 唐语端正也无可厚非

    听闻徐真是将军 杨万春也不由生出敬意來 毕竟敢深入敌营 这一条就足以赢得对方的尊敬了

    “将军艺高胆大 又**惜人命 杨万春敬佩不已 他日定竭力拼死 与将军堂堂正正再战一场 ”

    杨万春说得含情万丈 徐真也是开怀大笑 对敌人最大的尊重 不正是竭尽全力与对方死战么

    话已至此 高仁武三人也不再多做逗留 杨万春也沒有为难这三位使者 客客气气地送出了城去

    “我看他铁骨铮铮 是个好汉 又岂会接受唐军的救济 ”凯萨疑惑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徐真却嘴角浮笑道:“他一定会接受的 ”

    三人回到唐营 连忙命人准备好口粮 虽然都是些粗粮 但对于饥寒交迫的高句丽人來说 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张久年奉徐真之命去运粮 过得许久却空手而归 面色愤愤 原來负责后勤的张俭报到了长孙无忌那里 后者问清楚粮食的用途 勃然大怒 果断拒绝了徐真的请求

    “简直不知所谓 我军将士尚且挨饿受冻 此竖子却要运粮接济死敌 这等做法 简直是自寻死路 ”

    长孙无忌拍得案几狂跳 张俭却是心花怒放 正得意洋洋 亲兵却报称徐真來见 长孙无忌倨傲端坐 让人将徐真带了进來

    徐真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这段时间多得李勣教导 也不明着跟长孙无忌抗衡 只说自己的作为是经过圣上同意的 不卑不亢又有理有据

    长孙无忌却看不惯徐真 他早已将徐真视为心腹大患 当即拍案而起 扬言就算圣上首肯 他也不能将粮食送去接济仇敌 也不分说 将徐真赶出了营帐

    张俭见徐真灰头土脸被赶出去 对长孙无忌又是一番奉承 长孙无忌却紧皱着眉头 沉吟了片刻 还是亲自去求见李世民

    李世民已经将丧子之痛隐藏心底 强作精神在处理军务 见长孙无忌怒气冲冲被带进來 难免有些不悦

    长孙无忌本就是个八面玲珑之人 上场打仗不是他的长处 口舌争锋却不输任何人 直言军中艰苦 军士饥寒交迫 口粮尚且自顾不暇 又怎能让徐真拿出去接济敌军 打肿了脸來充胖子

    李世民也不是个独断专横之人 常常听得进臣子的进谏 甚至于魏征等一干诤臣曾经指着他的鼻子骂 他都能虚心接受 朝中言官更是每日督促 不留情面 纵观历朝历代 有此胸襟的帝皇 也就独独李世民这一位了

    若换了平日 李世民少不得要跟长孙无忌解释一番 这些粗糙口粮并不算得什么 但接济了安市城的饥民 能够彰显大唐皇帝的仁** 能够动摇对方的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