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江津会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章 江津会师(一) (第2/3页)

向前介绍罗荣桓、曾中生等人;徐向前向李剑生介绍韩先楚、许世友、王树声等人,双方又是一阵握手、敬礼、拥抱、问候,好不热闹,

    不说徐、李二部的会师,成功实现红军两大最精锐的主力汇合,但这“江津会师”却着实让后世的史学家争个不休,无他,便是这会师的说法原因,一班史学家认为,这次会师应该是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因为这是红一方面军红七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而且红七军团是红一方面军兵力最多、也最精锐的力量,会师时,这红七军团总兵力已占到红一方面军的一半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代称红一方面军,但另一班史学家却认为此举不行,因为无论如何,红七军团并不能完全意义上地代表红一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的核心应该是毛、朱、周三位伟人,如果他们三位到了,可以如此说,但眼下这三位在赤水指挥部队渡江,并沒有参加此次江津会师,因此,严格意义上,这次会师应该是“红一方面军红七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但另一班史学家又提出了不同意见,因为他们认为,其时的红七军团实际上就是原來的红三方面军,因此,这一次会师,还不如说是“红三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说得更准确,不得不说,这三种说法都很有市场,各自说服不了对方,不过,这史学上的百家争鸣丝毫损害不了其间最关键的因素即红七军团的英名,反而给红七军团、尤其是其军团长李剑生平添了许多传奇说法和神秘色彩,

    这边红七军团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那边毛伟人指挥的部队取得四渡赤水的完胜,

    原來,早在毛伟人指挥红军取得第二次遵义大捷后,蒋委员长终于呆不住了,于3月2日急飞重庆,亲自指挥对红军的围攻,企图采取堡垒与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南守北攻,围歼红一方面军遵义、鸭溪这一狭窄地区,而毛伟人料敌先机、李剑生又熟知历史、徐向前熟知兵法,一个在西、两个在东,同时发动攻击,结果,东部红四方面军从北往南攻、红七军团从南往北攻,吸引了国党部队主力,积极侧应,而毛伟人趁机将计就计,以红1军团伪装在遵义地区徘徊寻敌,以诱敌迫进,然后再转兵西北,寻求新的机动,又以红3军团向西南方向的金沙佯动,调动敌周浑元部向南和吴奇伟余部向西,尔后转用兵力攻击鲁班场守敌,红一方面军主力这一行动果然调动了敌人,当敌吴奇伟余部北渡乌江和滇军孙渡部靠近红军之际,11日,红军主力突然转兵向北,于15日进占仁怀,16日从茅台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再入川南,

    飞到重庆的蒋委员长刚刚指挥完毕,又被李剑生的红七军团和徐向前的红四方面军所压迫,深怕两部突然攻攻重庆,不敢在重庆久呆,才回南京,便获此消息,当下大惊,对着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